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通過對“知識產生→知識分享→知識使用→知識評價”價值鏈的全程控制,知識管理被提高到科學化系統(tǒng)化的層次——這是KMPRO知識管理系統(tǒng)的主要應用目的。
在知識管理實踐過程中會遇到如下問題:
其一,容易激發(fā)員工防備意識。
對員工而言,知識管理首先是一種索取。尤其是從員工的經驗中索取。而員工的價值往往就體現在其經驗之中,如果將自己的本事共享出去,讓別人可以隨時代替自己,那豈不危險?因此,防備與安全意識被自然地激發(fā)出來,企業(yè)向心力散失。
其二,難以實現“知識庫的持續(xù)更新”。
沒有員工的配合,知識庫的持續(xù)更新顯然極其困難——已經有了防備心的員工怎么可能配合?這勢必導致上級的督促,為每個員工增加搜集提交知識的額外任務——這當然更會帶來抵觸。正如一個哈佛案例所描述的,忙碌的經營人員將大發(fā)雷霆,將質問:“到底是業(yè)績重要,還是知識管理重要?”。
其三,難以衡量效益。
知識管理,即使管理人員都可能難以理解它是個什么東西,從一個概念出發(fā),為知識管理而知識管理,造成當前知識管理實踐與經營活動的脫鉤。聯(lián)想在這方面已經有心理準備,不打算對知識管理的效益進行直接考核。但是,如果沒有明確的績效,再加上以上兩點造成的困境,勢必影響知識管理的投入與推進,進而造成知識管理的失敗——或者,做成真正的表面文章。
如何解決以上的問題,避免讓聯(lián)想踩到地雷?
一、面向知識投入的知識管理
這是讓知識管理能夠順暢走下去,并走向成功的關鍵。企業(yè)與員工之間,企業(yè)應該主動先奉獻奉獻,才能換取員工的奉獻。兩者之間,企業(yè)必然是強者,必然是更多知識的擁有者,也必然可以更容易地獲取知識(譬如購買)。所以,企業(yè)應該更主動些向員工“示好”,換取員工的知識回報,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
這個步驟,之所以冠以“面向知識投入的知識管理”這個“大號”,是因為它并不簡單。并非只是企業(yè)的一次表現。事實上,它應該深入成為一種制度,一種文化。試問:企業(yè)是否知道每個員工、每個崗位、每個部門的知識需求?事實上,每個員工、每個崗位、每個部門的知識需求都是相當復雜的,涉及到所面對的客戶的具體情況,涉及到企業(yè)發(fā)展目標與其個體的發(fā)展目標,涉及到其工作內容所涉及的領域進展等等。企業(yè)應該怎樣“拋媚眼”,讓員工感受到自己的關注,不僅僅是為了企業(yè)的未來,更包括員工自身的未來等等。要怎樣形成一種文化,讓員工知道企業(yè)在關注自己的成長。要怎樣形成一種制度,讓員工知道當需要知識與指導的時候,該找誰。
企業(yè)一開始可以利用自己擁有的豐厚資源來獲取知識,來支持每個員工。可以在過程中體現知識的買賣原則,要清楚讓員工知道每個人都有以企業(yè)的身份支持他人的義務,有獲得必須有奉獻。
而投入的最終終端,是提供給客戶的產品。從廣義來說,任何產品都是知識的集合體,客戶購買的很大一部分,卻是知識。譬如,一個客戶之所以會挑選一種化妝品,其原因往往都包含在該產品的品牌知識、功能知識、流行知識、心理知識、服務知識、市場競爭知識等等之中。企業(yè)恰恰通過產品輸出了這些知識,才獲得了與客戶的一次交易。產品作為知識的結晶,可以說包含了企業(yè)與各層員工的知識投入,它通過真正具有“決定力”的知識的交流,為企業(yè)和個人帶來了效益——這才是知識管理的真正目標。
——面向知識投入的知識管理,將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員工的防備心理,讓知識管理走上良性循環(huán)。
二、 面向目標的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不是為知識管理而進行的知識管理。知識管理從屬于企業(yè)的經營活動,其目標也必然是企業(yè)的經營目標?!爸R產生→知識分享→知識使用→知識評價”這個價值鏈,應該都圍繞企業(yè)的目標進行,只有符合目標需求的知識,才是真正對企業(yè)有價值的知識。
而在這種結合之前,首先應該看到的是,“目標本身就是一種知識”。在開始管理其他知識之前,管理好“目標知識”是基礎。
目標知識,是一個范圍相當廣泛并深入的知識領域。它包括兩方面。其一,是企業(yè)的發(fā)展目標。它可以逐級細分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并且包括從經濟效益到技術高度到管理質量等各個方面。它不應該僅僅是一種數字指標,更應該是一種景象,一種細致明確的愿景,從中,可以提煉出每個員工、每個部門的“知識需求”。其二,目標知識還包括所要專注的市場的知識,具體到各個細分市場,到各行業(yè)客戶的知識,到老客戶新客戶潛在客戶的知識等等。這些知識同樣是提煉“知識需求”的關鍵。
目標總是在變動的,客戶總在變動,市場需求在變動,市場態(tài)勢在變動,股東在變動,則企業(yè)本身的目標也要變動。目標的知識是所有知識更新的開端與基礎。在此基礎上,將可以形成企業(yè)知識投入與產出、員工知識接收與創(chuàng)新的相關制度與文化,讓企業(yè)的知識管理與經營活動密切關聯(lián)起來,創(chuàng)造知識管理“隨需而變”的效果。
面向目標的知識管理與面向知識投入的知識管理,兩者本來相輔相成。它們的合力,做為知識管理實踐的“前鋒”,將可以解決上文提到的三大問題。從而讓知識管理真正落到實處,為企業(yè)帶來“可觀”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