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chǎn)品資料
X 關閉

微信支付杠上支付寶 超越言之過早!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終于杠上了?

      這邊阿里小微國內(nèi)事業(yè)群總裁樊治銘稱微信只是個信息流工具,在安全性方面無法保證, 甚至指控“微信朋友圈已經(jīng)是一個賣假貨的陣地了”;那邊騰訊隔天就與PICC達成協(xié)議,稱用戶如因使用微信支付導致資金被盜等損失,將可獲得PICC的全賠保障,頗有打臉的意思。

      一時間,圍觀群眾都驚呼,微信支付來了,支付寶堪憂了。但這種驚呼太廉價——幾乎微信每推出一個新功能,都伴隨著“將被微信消滅的10類應用”之類的預言。但實際情況是,那些當初被捧為“殺手級”的語音提醒、語音聊天室等功能,還有多少人在用呢?不過都躺在你的公眾賬號和功能列表里,再也不記得打開了。

       支付也是如此。與如今支付寶衍生出的龐大金融體系相比,微信支付現(xiàn)在還太小兒科,充其量是完成服務的閉環(huán)而已——當你想要買買貼紙、為你的“節(jié)奏大師”充充值,它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如果因此就要掛上“挑戰(zhàn)支付寶”的標簽,恐怕還有點言過其實。

為什么呢?先從交易市場開始說。

      其實無論是支付寶、財付通、還是財付通換了個名字變成的微信支付,本質(zhì)上都是交易工具,依賴于市場而存在。市場的優(yōu)勢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交易工具的優(yōu)勢,所以當初的淘寶才能孕育出支付寶,同樣的,微信也決定了微信支付的特性:1. 微信實時在線可以滿足人們實時的消費需求;2. 微信的強關系性用戶屬性可以搭建更值得信賴的交易網(wǎng)絡。

不過,成也蕭何敗蕭何,微信的這些優(yōu)勢同樣成為了微信支付制肘的原因。

      比如說,微信時時刻刻在線的特性,更加能滿足人們碎片化的、場景式的消費需求, 但這也意味著,它更適合觸發(fā)輕量級的、隨機的消費。而這更多是屬于生活服務類的范疇,比如租車、交話費、買機票、公益捐款等。一旦涉及到重度的、比較復雜的消費,它都比較難以支撐。

       另外,作為私密社交的載體,強關系性的用戶屬性也讓微信更適合點對點、定制化的形式。例如,客戶咨詢、售后服務等,而這都是用戶主動的行為,無法承載商家一對多的營銷信息。想象一下你每天接收到數(shù)十條打折信息、朋友圈里全都是賣茶葉的廣告?恐怕下場是微信也承受不起的。

      此外,公眾賬號對話的形式,消費者只能逐個去關注,而無法批量呈現(xiàn),但消費者能承擔的點對點溝通的數(shù)量很有限,一旦關注數(shù)量過多,那些訂閱號或者服務號被會折疊起來再也不點開,但如果關注數(shù)量過少,很容易出現(xiàn)要交易了但是卻死活搜索不到公眾號的情況。同時,這種形態(tài)也不方便用戶進行橫向比較。

      還有一個關鍵——產(chǎn)品層面的博弈。由于移動應用的局限,它的產(chǎn)品無法像PC那樣無限制地接入越來越多的功能和服務,而且交互、跳轉(zhuǎn)、展現(xiàn)的成本都比較高。作為一款以“溝通和社交”為核心的產(chǎn)品,它到底如何權衡聚焦核心和承載延伸服務,這或許會成為微信成為交易市場的內(nèi)在阻力。

      微信支付團隊相關負責人吳毅回擊樊治銘時說:“PC互聯(lián)網(wǎng)一家平臺獨大、綁定所有商家的模式,并不適合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不過,細想起來,微信自己自己也不正在“一家平臺獨大”的道路上狂奔么?

      同樣是依附于絕對壟斷性的IM社交產(chǎn)品,QQ+財付通的組合并沒給成功,微信+微信支付能走多遠呢?這個結論還是慢一點下的為好。

北京泛普和科技有限公司(www.qykh2009.com)(北京服裝進銷存軟件免費版,免費服裝管理軟件系統(tǒng),OA辦公系統(tǒng),北京軟件開發(fā))網(wǎng)絡部原創(chuàng)專稿   轉(zhuǎn)載請表明出處。

發(fā)布:2007-04-20 14:49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