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房地產OA系統(tǒng) > 相關系統(tǒng) > 房地產項目管理軟件
倫佐·皮亞諾:建筑是一次探險
意大利當代著名建筑師 倫佐·皮亞諾
您出生于意大利熱那亞,我們知道意大利有很多古城、古跡。在保護古代建筑的同時,如何維持其活力?
皮亞諾:這個問題是關于維護保存古城的。人類有源源不斷的精力,讓我們不斷發(fā)展。有一段時期,人們不怎們關注保護問題。我認為,在中國也面臨同樣問題。我想,要解決古城的更新問題,全世界不可能擁有同樣的模式。這是我們來的地方,這是我們自我認同的出處。中國和歐洲很像,擁有很悠久的傳統(tǒng),但是同樣有很多事情等待著人們去做。尊重過去留下的傳統(tǒng),才能為未來設計出更好的建筑。這是一個經典的問題,身為建筑師,總是需要在記憶和創(chuàng)新,尊重和超越之間去創(chuàng)造。
蓬皮杜藝術中心是您的成名作,能談談當時你們的設計理念嗎?
皮亞諾: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當時,我還是年輕人,只有33歲。我的朋友理查德·羅杰斯也不過36歲。我們當時是兩個壞男孩。我們希望在巴黎市中心放置一座反體制的的建筑物。當時的巴黎充斥著特別體制化的建筑,特別齊整、嚴謹、嚴肅,給人震懾的力量。但我們期望創(chuàng)作一個建筑物,它讓人們感到驚訝,感到好奇。蓬皮杜藝術中心的背后有一個理念:文化中心不應該是只為精英服務的,同樣為大眾服務,文化場館應當是和人親近的。所以我們設計了一個靈活、開放的空間。
如果你了解當時的時代精神,那是1971年,離巴黎五月風暴僅過了3年。作為兩個年輕人,我們當然也被時代精神所感染。蓬皮杜藝術中心就像一個靈活的、多功能的機器,時至今日,依然運行良好。
您對今日博物館的興建熱潮有何看法?
皮亞諾:我喜歡造博物館,它們是具有魔力的地方。在里面,你可以保存藝術,感受藝術,每一件物體都可以經歷時間考驗。在博物館空間里,仿佛有一張無形的網,人們可以感同身受。今日博物館所獲得的成功從某些角度來講是危險的。例如,博物館的人流量過大。你知道,享受藝術是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事情,因此,博物館應該是一個靜謐的地方。 您建設過一些摩天樓,例如新建成的倫敦碎片大樓是歐盟地區(qū)最高的建筑。
在中國,人們也喜歡建設摩天樓,您有何建議?
皮亞諾:我確實建過一些高層建筑,但并不多。我不認為應該在所有地方都建高樓。這并不是唯一的解決問題的方式。當然,有時候,它確實是一種解決方式。關于碎片大樓,肯·利文斯通(當時的倫敦市長)希望在公共交通樞紐地區(qū)(碎片大樓位于倫敦塔橋火車站旁)建立這種高密度建筑,但不希望增加交通的負擔。因此,我們僅設置了48個私人停車位,鼓勵人們利用公共交通。這座建筑就像是一個垂直城市,底部有公共交通,然后還有商業(yè)空間,但不是太多,辦公室、餐館、酒店,有公共場所、生活空間、觀景廊。這座建筑非常易于訪問,因此它會被城市所喜愛。通過加強土地的利用率,讓城市的密度得到增加,這種城市的發(fā)展方式是可持續(xù)的。通過這座建筑物,你可以創(chuàng)造一種密集的混合式生活,一天24小時開放。很多高樓顯得特別高傲、神秘而自私,它們會在下午6點關閉,與城市隔離開來。但這座建筑,它增加了城市的密度,豐富了城市的肌理。當然,摩天樓在一些大都市或許是解決之道,但它并不適于所有場合。
您如何看待現在每一個城市都想要有自己的地標建筑的這種心態(tài)?這是今日建筑師的職責所在嗎?
皮亞諾:這個問題涉及到我們職業(yè)的倫理問題。我覺得,風格和連貫性之間的區(qū)別很重要。我欣賞一個建筑師的連貫性,但如果要談論什么風格的話,我對此表示懷疑。一個建筑師,如果他在學習和實踐當中反復嘗試,不斷累積經驗,這往往會在其作品中體現出一種連貫性。但這并不意味著,你一定要讓自己的建筑具有強烈的個人標簽,具有可識別性。建筑是一次探險的過程。文化、歷史、心理、人類學、地形……你得考量各種因素,這意味著,每一個項目都是不盡相同的。危險的是,有些建筑師往往會在了解具體場地的現實狀況之前,就將自己的印記強加于其中,而并不考慮其與周邊環(huán)境的協(xié)調性。有些建筑師不善于聆聽具體場地的聲音,而急切地想要推銷自己。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所謂風格,是一種商業(yè)化的營銷策略。我并不是一個衛(wèi)道士,但我認為這樣非常不好。當面對城市時,你必須采取一種順勢而為的姿態(tài),而不能在其中強加一個整形手術,很容易就會破壞城市微妙的動態(tài)平衡。
您提到“建筑是一次探險”。1998年,您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的時候也曾這么說過。能談談您的創(chuàng)作方式嗎?
皮亞諾:我喜歡輕質的材料、透明的元素,還有自然光。這些探索會不斷地出現在我的建筑實踐中。建筑是一種藝術,但其社會性非常重要。建筑公共的,因為它和人休戚相關,它首先為人們擋風遮雨,為社區(qū)提供服務。每一個項目,都必須面對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要造這個?人們需要什么?另外,我喜歡把東西一件件安排在一起,正如本次展覽的名稱“漸漸件件”。我是一個建筑商的兒子,我開始做建筑的時候,也是像造房子一樣,一件一件地添加上去。我非常喜歡這種體驗。當然,之后,我開始明白,建筑不僅僅是將東西布置在一起。它是一種有機體,關乎幻象,關乎記憶,也關乎質感。但我依然沉迷于最初的經驗。我喜歡從大的概念考慮到細枝末節(jié),然后再回過去考量,這是一個雙重的過程。
能不能談談您在中國做項目的感受?
皮亞諾:每一個地方都是不同的。但有一些是在中國、歐洲都是相通的。建筑是服務于人的,在建筑之中,人們可以待在一起,分享價值觀。關于建筑,并不難找到共同語言。場地只是要素之一。另一個要素是人。這里的人精誠合作,可以非常迅速地完成一個建設項目。因此,建筑必須具有當地性,與此同時,又有普適性的意義和價值。我希望更多了解中國,這里的文化非常深厚。
您年輕的時候曾經和很多人合作,也在一些建筑工作室工作,當時的經歷對你影響最大的是什么?
皮亞諾:當我年輕的時候,從很多地方吸收了養(yǎng)料。首先是我的家庭,我的父親是一個建筑商。其次,是我出生的地方,意大利的海洋,還有熱那亞這個城市。然后我進了建筑學院,還在很多工作室工作。我有很多老師。但對于年輕人來說,你遇見一個老師,然后你必須跑開,否則你就會停滯不前。你需要大師作為指路明燈,同時,更需要自由,你必須成為自己。我有很多老師,遠遠不止一個?,F在我們有一個基金會,全球各地的學生來學習,也包括來自中國的學生。我們不會告訴學生怎么做,他們前來學習,通過自己的觀察,他們會自己選擇、獲取需要的東西。
- 1[河北]鋼鐵廠煉鋼一期一步工程創(chuàng)優(yōu)規(guī)劃(魯班獎)
- 2張寶貴:心在天而行于地
- 3公路工程質量通病及其預控淺探
- 4湖北某服務中心項目質量創(chuàng)優(yōu)方案(爭創(chuàng)楚天杯)
- 5何?。阂司臃攀孜?四川新型城鎮(zhèn)化規(guī)劃即將出臺
- 6系統(tǒng)聯(lián)合試運轉記錄
- 7時評:城建要對歷史負責
- 8欲求“安”需做“全”
- 9質量控制資料表格一
- 10賺錢不賺錢,全憑預算員
- 112015年安全工程師《安全產生技術》模擬題(8)
- 12朱小地:設計收費適用“3H理論”
- 13[原創(chuàng)]如何應對頻繁的需求變更?
- 14袁牧:城市設計要合法化,不要法條化
- 15解讀《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房地產業(yè)平穩(wěn)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指導意見》
- 16[原創(chuàng)]淺談需求管理的核心-明確客戶需求
- 172015年安全工程師《安全產生法》模擬題(2)
- 18唐嘉舜:建筑的可持續(xù)成長
- 19江西省某學院圖書館工程創(chuàng)優(yōu)計劃(魯班獎工程)
- 20時評:綠色建筑設計與BIM工具需要不斷磨合
- 21武井誠:希望公共建筑能更好地和人融合
- 222015年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管理知識》練習(44)
- 23劉太格:要高大也要精致 能看到天空
- 24刁志中:移動互聯(lián)網將給建筑行業(yè)帶來改變
- 25房地產開發(fā)項目經濟評價方法
- 26黃建成:設計需要平衡,但平衡不是簡單的妥協(xié)
- 27煙囪筒壁施工實測記錄
- 282015年安全工程師考試《管理知識》練習題(12)
- 292015年安全工程師考試《安全生產技術》測試試題17
- 30鄭少鵬:“綠色運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