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208米超高層綜合樓施工組織設計160p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第三節(jié)1.2 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市**新區(qū)****金融中心區(qū),為X3-3地塊,地塊西側為正在建設中的****大廈,北依****路,東靠****路、南側為X3-2地塊。詳見附圖2.1-1。
第四節(jié)1.3 建筑概況
本工程建筑高度為208米,占地面積為9259m2,總建筑面積為110577m2,地下部分總建筑面積為17359m2,地上部分總建筑面積為93218m2,其中商場占5563m2。
地下3層,主要用于停車位、機房、設備用房、倉庫后勤區(qū)域等,B3F局部設計為人防工程;地上部分主樓38層,主要為辦公樓;裙樓3層,主要為銀行辦公用房。
本工程建筑外立面設計比較規(guī)則,主樓平面近似正方形,四角為圓角;1F~4F為非標準層,樓層高度為6.0米,5層以上為標準層,層高為4.5米;標準層每層面積約為2500m2;主樓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墻,裙樓外立面設計為石材幕墻、鋁板幕墻和玻璃幕墻。
第五節(jié)1.4 結構概況
本工程基礎為閥板基礎,地下室為框架—剪力墻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上部分采用框架—核心筒結構。主樓核心筒采用鋼筋砼剪力墻結構,墻體內有6根十字型勁性框架暗柱,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主樓核心筒外圍框架柱采用型鋼砼結構,框架梁設計為鋼梁,樓板為壓型鋼板—鋼筋混凝土組合樓板。主樓外圍共有19根勁性框架柱,勁性柱從地下2層起開始設置,其中23F、31F和PH1設置桁架層,出屋面2層為鋼結構屋面,地下3層設計為人防工事。
主樓區(qū)域基礎底板厚度為4.2m、2.5m,其他區(qū)域為1.5m,底板砼等級為C40S8。主樓豎向體系砼強度設計等級為:B3~13F為C60、14F~23F為C50、24F~31F為C40、32F以上為C30;裙樓豎向體系砼強度等級均為C40;塔、裙樓水平體系砼均采用C30。
填充墻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和輕質隔墻。
第六節(jié)1.5 地質概況
1.5.1 工程地質
根據本工程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擬建場地自地表至130.20m深度范圍內所揭露的土層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組成,具有成層分布的特點,場地各土層土性描述及特征如下:
(1)第①1層雜填土,層底標高約為1.83m,層厚約2.35m,松散,土質不勻,由碎石、磚瓦煤渣等建筑垃圾等雜物組成。
(2)第②0層為灰色飽和粘質粉土,層底標高約為-4.45m,層厚約6.14m,松散,土質不勻,含云母,腐植質,局部夾淤泥質粉質粘土。
(3)第②1層為褐黃色粘質粉土,層底標高約為-0.83m,層厚約1.56m,軟塑,含氧化鐵隨深度增加土質變軟,僅在東南角局部范圍內分布。
(4)第③層為灰色飽和淤泥質粉質粘土,層底標高約為-4.81m,層厚約4.36m,流塑,高壓縮性,含云母、有機質,大部分范圍缺失,僅在東南角局部范圍內分布。
(5)第④層為灰色飽和淤泥質粘土,層底標高約為-13.25m,層厚約8.22m,流塑,含云母、有機質,高壓縮性,在場地內分布較為穩(wěn)定。
(6)第⑤層為褐灰色粉質粘土,層底標高約為-22.04m,層厚8.79m,軟塑,含云母、有機質、泥鈣質結核及少量腐植物,局部夾粉性土,高壓縮性,在場地內分布較為穩(wěn)定。
(7)第⑥層暗綠色粉質粘土,層底標高約為-25.33m,層厚約3.28m,硬塑,中壓縮性,土質分布穩(wěn)定,含氧化鐵斑點及少量鐵錳質結核,土質較好,俗稱“硬土層”。
(8)第⑦1層草黃色飽和粉砂,層底標高約為-32.80m,層厚約7.47m,中密、中壓縮性,土質較均勻,含云母、頂部夾粉性土。
(9)第⑦2層為灰黃色飽和粉細砂,層底標高約為-56.54m,層厚約23.27m,密實,中壓縮性,土質均勻,含云母、石英、長石等礦物質,下部夾少量砂質粉土。
(10)第⑦3層為灰黃色飽和粉砂夾砂質砂質粉土,層底標高約為-65.26m,層厚約8.68m,密實,中壓縮性,含云母、石英、長石等礦物質,夾少量薄層粘性土。
(11)第⑨1層為灰色飽和砂質粉土夾粉砂,層底標高約為-74.11m,層厚約8.73m,密實,中壓縮性,土質不均勻,含云母、石英、長石等礦物質,夾少量薄層粘性土。
(12)第⑨2層為青灰色飽和中粗砂,層底標高約為-82.34m,層厚約8.23m,密實,低壓縮性,土質不均勻,含云母、石英、長石等礦物質,局部夾粉砂。
1.5.2 工程水文地質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本工程擬建場區(qū)內地下水根據埋藏條件劃分為淺層潛水及承壓水兩類。
1.5.2.1潛水
潛水的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及地表徑流補給,地下水靜止水位埋深一般為0.85-1.2m之間。根據**市工程建設規(guī)范《地基基礎規(guī)范》有關條款,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為0.5m?,F場各鉆孔中的地下水經廣范試紙測定,其PH值為7,呈中性。并在2、4孔中各取水樣一瓶(即2組水樣),進行水質分析。經分析,所取水樣所代表的淺層地下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對鋼有弱侵蝕性。結合**市地區(qū)經驗,由于場地附近無污染源,因此可判定本場地淺層地下水和地基土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地下水對鋼有弱腐蝕性。
1.5.2.2承壓水
本場地深度約29m以下的第⑦層草黃色粉性土、砂土層和約70m以下的第⑨層灰色砂土層為承壓含水層,本場地由于缺失第⑧層土,因此第⑦層和第⑨層承壓水貫通,水量補給豐富,根據**市長期水位觀測調查,其水位埋深呈周期性變化,一般為3-11m,本項目基坑開挖深度為16.4~24.45m,開挖至15m時處于承壓水臨界狀態(tài),故第⑦層承壓水層對本工程基坑開挖有影響,會造成基坑突涌。由于承壓水的水頭隨季節(jié)有所變化,因此施工時應監(jiān)測施工期間的水頭,并根據當時的水頭來驗算承壓水對基坑的影響,以決定降水方案。
第七節(jié)第二章 工程特點、難點及針對性技術措施
第八節(jié)2.1 工程特點、難點
2.1.1 地理位置特殊,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
本工程地處****金融貿易區(qū),為**新區(qū)景觀道路區(qū)域,場地周邊道路交通繁忙,且受限制。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場地內外的形象要求比較高,必須按照市標化、市文明工地的要求進行策劃、管理和布置。與周邊環(huán)境相協調,盡量減少對周邊居住、辦公、旅游、商務等一系列社會活動的影響。
2.1.2 基坑開挖超深,周邊環(huán)境影響大
(1)基地周邊地下環(huán)境復雜:北側和東面緊靠****路和****路,地下管線眾多,西面緊鄰正在建設中的****大廈,基坑北側與目前正在開挖施工的X2基坑相距30米左右,基坑開挖變形控制要求高。
(2)基地鄰近黃浦江,裙房基坑挖深約16.4m,主樓部位基坑挖深約17.4m,核芯筒部位深坑開挖深度為24.45m,基坑土方總開挖量約116,000m3,基坑屬超深基坑。坑底下第⑦層土為含承壓水土層,且與第⑨層承壓水層貫通,頂面距地面約30m,距坑底約12m,水位埋深隨季節(jié)波動,變化幅度約為3.0~11.0m?;娱_挖面以下有高水頭的承壓含水層第⑦層,易產生基坑底部突涌,對基坑底板的穩(wěn)定性產生不利影響。基坑工程的安全極大程度上依賴于基坑降水的成功與否,這使得降水設施的可靠性更加重要。
2.1.3 結構施工工期緊
(1)結構施工工期比較緊,后期裝飾工期相對寬松。
(2)本工程地下三層、地上38層,出屋面還有2層,基坑面積大、開挖深,設計三道鋼筋砼支撐,基礎部分要求在231天內完成,工期相對比較緊張。
(3)地上部分鋼結構安裝工程量較大,主樓區(qū)域外圍有19根勁性框架柱,核心筒墻體內有6根十字型勁性框架暗柱和6根勁性梁,外周框架梁和內筒與外框間主次梁均采用鋼結構,并且在23、31、PH1層設有鋼桁架層,且鋼結構單件重量較大,施工吊裝作業(yè)耗時較多,對混凝土結構施工的進度制約比較大,進而阻礙了上部主體結構的施工推進速度,在567天時間內完成上部主體結構封頂時間是比較緊張的。
2.1.4 施工場地狹小
本工程地下三層,基坑開挖后東側和北側圍墻至紅線距離狹小,寬度只有3米左右,無法布置車輛行走的施工道路。西側和南側圍墻至紅線范圍內有11米左右,施工現場可供布置臨時辦公用房、車輛通行臨時道路、加工場和堆場等臨時設施的場地相當有限,給整個工程的組織施工帶來了很大難度。
2.1.5 工程質量要求高
本工程建筑體量較大,工程質量要求高。根據業(yè)主招標文件相關要求,本工程必須按照市安質監(jiān)總站對工程質量“備案制”標準進行評定驗收一次合格100%,確保獲得**市優(yōu)質工程“白玉蘭獎”;我司承諾本工程確保獲得國家建筑工程“魯班獎”。
第九節(jié)2.2 針對性組織、技術對策
2.2.1 解決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的措施
(1)嚴格實行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每月由“標化”領導小組組織各部門、條線負責人對工地進行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場容場貌、生活衛(wèi)生檢查、打分評定,以有力地促進項目“標化”工作達到文明工地的標準。
(2)施工區(qū)內的滲出水、清洗水、雨水等排入事先設計的排水明溝內,經沉淀池二級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網。
(3)嚴格執(zhí)行**市環(huán)境保護條例中夜間22點至次日晨6點嚴禁高噪聲施工機械作業(yè)的規(guī)定,合理安排高噪聲施工作業(yè)的時間,在上述時間內禁止風鎬等高噪聲機械作業(yè),并減少用哨音調度指揮。
(4)執(zhí)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對施工階段的要求,如要在夜間超標施工需向區(qū)環(huán)保局申請,獲準后方可在指定日期內進行。
(5)選擇性能優(yōu)良的設備與施工工藝。施工中風鎬拆撐、澆筑砼等噪聲大的施工作業(yè)盡量安排在白天進行,如難以避免,則制定相應措施最大程度減少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
(6)交通運輸的管理:施工前,與相應的交管部門進行聯系,并聽取他們的意見以及與之相配合;運輸車輛的進出場嚴格遵守交管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組織,避開交通繁忙時段,合理安排運輸的線路,盡量減少對周圍交通產生的壓力;出施工現場的運輸車輛尤其是渣土和混凝土車輛,必須經過沖洗,并認真檢查確定符合要求后,方可放行。減少施工作業(yè)區(qū)進出車輛鳴號。
(7)對施工現場設施的管理:施工現場所有臨時設施的搭建必須事先征得業(yè)主的同意,不得隨意搭建。臨時設施搭建必須符合文明工地標準要求,并按要求統(tǒng)一布置。
(8)成立協調工作小組,以項目副經理為組長,安全主管、后勤生活部為組員,設置投訴辦公室,制定專人受理投訴的問題,針對投訴的問題,在三天內(含到實地勘察)給予答復,并給予解決或在一定程度上給予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以取得周圍相關單位的諒解。
(9)為達到保護環(huán)境的目的,須精心組織,做到信息化施工。對挖土流程進行嚴格控制,嚴格遵循“分層、分塊、留土護壁、限時開挖支撐、控制變形”的原則進行,同時配備充足結構施工隊伍進行混凝土支撐的施工,做到每塊土方的開挖和支撐施工在設計規(guī)定的時限內完成,以控制圍護變形。
(10)我司將協調管理各分包單位,并大力推廣管道、通風管道、部件配件的工廠化預制加工工作,減輕工程現場狹小擁擠的作業(yè)環(huán)境,減少和消除施工產生的噪音和環(huán)境污染。
2.2.2 解決基坑開挖超深,周邊環(huán)境影響大的對策
(1)鑒于周邊環(huán)境保護嚴格的特點,本工程建設中擬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力度,結合成熟科研成果,并展開專項技術攻關,以確保施工中周邊環(huán)境的安全。
(2)充分利用我司在地質情況相似的鄰近的花旗集團大廈、環(huán)球金融中心、******新鴻基X-2地塊等基坑的施工經驗,采用以下措施解決降水工程中的難點。
◆對于不同土層的降水要求,本工程中分別采用兩種降水方法來解決。首先采用疏干管井降低基坑深層土層水位,根據基坑面積按單井有效抽水面積來確定,擬布置30口疏干井。對于承壓水,擬布置8口降壓井進行降承壓水的工作。
◆在基坑周邊設置水位觀測孔,加強水位觀測和周邊道路的沉降、位移監(jiān)測,根據監(jiān)測結果來指導施工。
◆為確保承壓水降壓井的不間斷工作,根據試抽水出水量及觀察井水位決定抽水速率。為保證承壓水降壓井的供電不間斷,現場配備雙電源(備用發(fā)電機),當電路停電時,以最快速度開啟備用電源,以確保降水連續(xù)進行。
(3)針對本工程超大、超深型基坑,在平面上按“盆式開挖”的原則,分塊開挖和支撐施工。每塊土方開挖后及時澆筑支撐,完成與先施工的支撐的對接受力;在第二~四層土方開挖時,每塊利用施工棧橋設置取土口,棧橋上共配備6臺加長臂挖機取土、坑內設翻土挖機和取土挖機進行挖土以提高每日的出土方量,盡快形成支撐(底板)。
(4)充分考慮軟土基坑工程的時空效應,每層土方開挖前即時模擬基坑開挖過程,預測圍護結構、地表變形等的時空域變化。如果模擬工況不滿足安全要求,通過改變無支撐暴露時間、基坑開挖步長等參數重復計算,直到獲得最佳無支撐暴露時間和基坑開挖步長。根據模擬得到的最佳參數,結合實際工況制定相應的優(yōu)化方案。
(5)基于先前若干時間點已知的監(jiān)測位移值預測后續(xù)時間點的變形。當基坑周邊土體的沉降和圍護結構水平位移接近警戒值時發(fā)出警報,以便超前制定控制預案。
(6)基坑分層分塊、限時、盆式開挖施工,減少坑底隆起,進而減少周邊建筑及地面沉降。
(7)降水設計考慮坑內降水的降壓井深度超過圍護止水壩體深度,故將采取措施減少坑外水位;降水時控制抽水時間、出水量,進行有控制的降水,減少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
2.2.3 解決結構施工工期緊的措施
(1)地下室采用順做法施工,在第一道支撐上設置棧橋以便為地下室施工和清渣工作提供足夠的作業(yè)面加快施工。上部結構施工分筒體和外框架柱(包括筒體外平臺)兩塊,將筒體剪力墻及筒體內砼平臺先行施工,下面立體交叉進行外框鋼結構和平臺壓型鋼板安裝及砼樓板澆筑。最大限度地減少結構施工工期,為安裝和精裝修創(chuàng)造良好的先決條件。
(2)針對本工程超深基坑的特點我方配備抓斗和伸縮臂挖機進行出土,加大機械投入力度,充分發(fā)揮我司在**市機械儲備方面的優(yōu)勢,選用工效高、保養(yǎng)好的機械以確保工期,提高基坑出土能力。利用我司在本區(qū)域施工過程中積累的社會關系盡可能的延長出土時間,加大每天的出土量。
(3)根據鋼結構施工的周邊環(huán)境條件和吊裝機械位置及機械性能,合理地布置構建堆放場地,合理劃分吊裝單元,充分利用起重設備的性能,并減少高空散裝和高空焊接,以提高安裝效率。
(4)根據以上原則,本工程(含地下室)的鋼結構吊裝主要利用布置在主樓北面和南面的2臺塔吊進行吊裝。
(5)本工程外圍腳手架經我司認真考慮,采用整體爬升腳手架一爬到頂,以保證進度和高空作業(yè)的安全。
2.2.4 解決施工場地狹小的對策
(1)在場地西側搭設臨時設施,南側靠圍墻設置臨時材料堆放和加工場地,基坑和地下室施工階段利用第一道支撐上設置的棧橋作為場內交通便道,同時在棧橋上設置鋼筋加工場地和鋼結構、鋼筋堆場,解決了基坑和地下室施工階段場地狹小的問題。
(2)上部施工階段,采用裙樓后做的方法將裙樓地下室頂板作為在主樓結構施工階段鋼筋、鋼結構等材料的堆場和加工場地,解決了主樓施工時大量材料和加工場所需要的場地。
2.2.5 確保工程質量對策
(1)為確保鋼結構安裝精度,除必須保證構件的制作精度外,還應從測量、校正固定和焊接變形控制等幾個方面嚴格控制,保證勁性柱在施工完畢后的精度。鋼結構安裝精度是本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因此總承包部對鋼結構制作、安裝等工序加強控制和質量檢查。
(2)為使機電安裝工程保質保量順利實施,我總承包部將組織各機電安裝承包商在機電安裝施工前進行協調,督促各機電分包對圖紙進行施工圖綜合管線深化設計,繪制機電綜合布置圖。以保證在滿足設計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解決施工中可能會發(fā)生的結構障礙,互相碰撞,專業(yè)交叉,走向不一等問題。協調各系統(tǒng)的走向布置,使機電安裝更合理。
(3)現場總承包機電協調小組將在本工程施工前,針對各單位工程中不同機電系統(tǒng)重點進行前期技術管理工作,緊密結合土建的施工進度、工序,對設計圖紙,尤其是各機電設備的技術數據、弱電子系統(tǒng)等的設計原理功能及時理解、消化吸收、及時解決設計圖上可能出現的施工問題,合理計劃安排進度、勞動力和機具設備,保證各機電系統(tǒng)每道工序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4)我們擬選派具有豐富機電承包管理經驗的機電項目經理和具有豐富同類型工程施工管理經驗的安裝工程師組成機電設備協調隊伍。尤其考慮到今后弱電與機電安裝的接口較多,施工過程中容易產生矛盾。項目部配備專業(yè)弱電工程師,專門負責弱電分包單位與機電安裝的協調、管理。
(5)對各機電系統(tǒng)的施工管理中,要規(guī)范施工順序,重點審核深化施工圖紙,發(fā)揮公司技術優(yōu)勢,做好各專業(yè)系統(tǒng)的界面劃分和銜接,統(tǒng)一施工工序,保證實現機電施工同步。
(6)對工程質量管理采取“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在項目中實行“三級檢查,一級評定”的方法,重點抓施工過程中的工藝工序質量控制,從而保證整個工程質量。
(7)為確保業(yè)主的裝修工程,總承包項目班子中設立富有精裝修配合經驗的專人進行負責。樹立讓業(yè)主放心的宗旨,精心管理施工,并協調各分包,配合裝修進行二次施工圖深化設計。在精裝修階段,協調設計師與精裝修隊伍盡早溝通,為其出謀劃策,提供必要的數據及圖紙,及時配合設計院確定機電精裝修圖紙,確保施工的開展,施工中發(fā)現問題及時與業(yè)主及精裝修單位溝通,確保工程的施工質量。
(8)在配合裝飾毛坯施工前,將各系統(tǒng)的機電安裝圖紙和裝飾圖紙進行核對,組織內部會審,對機電施工的風口、噴淋頭、煙感、溫感探測器、各類燈具、開關、插座等配合業(yè)主進行統(tǒng)籌考慮,合理布局、定位,保證各類系統(tǒng)安裝的合理性、美觀性。
(9)我們將組織業(yè)主、監(jiān)理、機電分包、土建、裝飾及設計等單位協同確定樣板層或樣板房,在施工中協助業(yè)主和設計單位對照原設計和現狀進行比較后及時進行圖紙深化設計和修改,在施工結束得到認可后進行封樣,作為檢驗依據,確保分包單位的施工質量達到或超過樣板層(房)標準。
(10)針對本項目,計劃對本工程的吊頂、重要機房、大堂和電梯廳等部位繪制機電綜合施工協調圖、重要節(jié)點剖面圖等,以保證各分包的交叉配合施工,并在相關項目開始前有充裕的時間交機電顧問工程師審批(最少14日)。
(11)協調各機電分包單位進行高層建筑機電綜合管線優(yōu)化布置,設計單位由各專業(yè)設計人員各自布置管線和出圖,有可能缺乏系統(tǒng)的協調與平衡,從而致使機電管線會在建筑平面、立面位置上相互交叉發(fā)生沖突,延緩施工進度,造成返工浪費,給施工及竣工后的維修和管理帶來麻煩,甚至影響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我總承包項目部將根據長期從事管理的經驗,協調各機電專業(yè)分包對本工程管線進行綜合,以提高機電安裝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又為施工、運行、使用、管理及維修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第十節(jié)第三章 施工總體部署初步設想
根據本工程建筑、結構設計特點、施工現場具體情況(地理位置、場地大小、基坑圍護設計形式等)、我公司管理、技術、設備資源情況和以往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對本工程的施工技術路線具體設想如下:
第十一節(jié)3.1 基礎階段施工
(1)基坑降水施工
本工程基坑開挖面積為6500m2,開挖深度達17米左右,基坑降水擬在基坑內設置真空深井(30口)及觀察井(1只)和坑外降壓井(8口)二者相互結合的方案,可有效保證土方施工及承臺底板施工的順利進行,深井管布置在基坑開挖前2周布置到位。坑內深井在挖土、支撐施工階段保持連續(xù)抽水,墊層施工時井管予以拆除并封閉;坑外降壓井在主樓深坑土方開挖前3天啟動抽水。基礎底板砼施工完成后停止運行。
(2)挖土和支撐施工
本工程基坑土方開挖和支撐施工原則上按照挖一皮土形成一道支撐的順序進行?;觾瓤偼练搅考s11.6萬m3,為加快挖土速度和土方外運,結合第一道支撐,在支撐上設置棧橋,采用加長臂和伸縮臂挖機以及履帶吊抓斗機在棧橋上取土、裝車?;娱_挖分五層開挖,第一層開挖至第一道支撐棧橋底部;第二、三層土方分別開挖至第二、三道支撐底;第四層土方開挖至承臺底;由于核心筒內最大落深深度有5.45m,因此第五層土方開挖采用45°放坡開挖至深坑底,深坑部位第四層土方開挖完成后緊接著第五層土方開挖,開挖完成后既進行墊層施工;開挖時每開挖一層土方馬上跟進施工一道鋼筋砼水平支撐,直至開挖至底板底澆筑墊層??觾乳_挖采用一定數量的大、小挖機配合進行,對于四周斜撐下方和棧橋與棧橋中間的土方需采用邊開挖邊采用挖機接力駁運的方式運至棧橋外側取土區(qū)域由棧橋上伸縮臂或抓斗機取土、裝車外運。
因本工程施工場地狹小,因此在地下室結構施工時充分發(fā)揮坑內設置棧橋的優(yōu)勢,將棧橋用用作砼澆搗機械的布置及鋼結構、鋼筋等施工材料的堆放場地的平臺。
(3)基礎底板結構施工
本工程基礎底板厚度有1.5m、2.5m和4.2m三種,深坑部位根據圖紙需45°放坡開挖,核心筒內坑中坑落深深度為5.45m,因此深坑四周底板從上至下厚度達到9米左右。同時整個基礎底板砼總方量達到16000 m3,一次澆搗難度較大,持續(xù)時間較長,對深坑部位土體的安全、穩(wěn)定不利,因此綜合考慮基坑安全、施工難度等各種情況后將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分二次進行。第一次完成核心筒深坑部位-17.6米以下7.0m厚的底板澆筑,第二次澆筑-17.6~-15.1米以上的基礎底板。
(4)支撐拆除
支撐拆除采用爆破拆除的方法,支撐爆破拆除前需搭設安全防護棚,安全防護棚采用Ø48鋼管沿支撐一圈布置,上面鋪設兩道竹笆和一層安全綠網,兩側和底下鋪設一道竹笆和一層安全綠網,確保安全。
支撐爆破拆除后,清渣采用人工清理,吊車配合運出基坑,清渣出一定工作面后,地下三層墻體鋼筋開始綁扎及核心筒內勁性柱鋼柱吊裝,確保施工工期。
(5)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
地下三層結構施工前,首先在基礎底板上安裝1臺ST70/27塔吊以滿足施工需要,隨后拆除布置在第一道支撐上的Q5610塔吊。地下一層結構施工前、第一道支撐棧橋拆除后在基礎底板上另外安裝一臺JL7034塔吊。
地下室每層建筑面積約為6500 m2,按照從下向上每拆除一道支撐施工一層主體結構的順序施工。從底板開始核心筒內設置勁性柱;從地下兩層開始主樓外框開始設置勁性框架柱,同時地下室框架梁內設置勁性梁。由于爆破拆除需人工清渣,因此待清渣形成一定工作面后開始鋼柱吊裝及墻體鋼筋幫扎,以加快結構施工速度,確保地下室施工工期。
鋼筋成型采用現場加工,框支柱、框支梁的縱筋,框架梁、柱和剪力墻暗柱中的縱筋,直徑>20的采用機械連接。
模板豎向體系(剪力墻、柱等)與橫向體系(梁、平臺、樓梯等)均采用七夾板,支撐選用Φ48鋼管扣件排架,確保砼質量達到優(yōu)質結構標準。
混凝土采用商品砼,地下三層、二層采用6汽車泵停設在棧橋上,地下一層施工時采用5臺固定泵停設在南側施工便道上進行澆搗。
第十二節(jié)3.2 上部主體結構施工
(1)上部主體結構施工時,總體上按照先主樓后裙樓的順序進行施工。
(2)主樓主體結構施工時,按照先核心筒墻、板結構施工,待核芯筒完成4F施工后跟進開始核芯筒外框架結構的施工順序進行。
(3)核芯筒單層施工過程中,按照先鋼結構勁性柱吊裝施工,再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順序進行。
(4)外圍鋼結構吊裝單層施工過程中,按照先鋼立柱吊裝,再水平鋼梁吊裝,最后完成壓型鋼板鋪設施工的順序流水作業(yè)施工。外圍鋼結構吊裝施工作業(yè)面同核芯筒主體結構施工作業(yè)面始終保持在4~5個樓層的間距,并同步施工。
(5)外圍框架柱和樓板鋼筋混凝土結構緊跟外圍鋼結構吊裝施工進行。其施工作業(yè)面同鋼結構框架柱、梁構件吊裝作業(yè)面始終保持3個樓層的步距;同核芯筒墻、板結構施工作業(yè)面保持在7~8個樓層的步距。
(6)裙樓主體結構施工安排在主樓核芯筒38層結構完成后開始進行,并按照每層鋼筋混凝土框架柱和樓板混凝土緊跟鋼結構吊裝施工的順序進行。
(7)主樓1F~4F主體結構施工時搭設落地腳手架,5F以上核芯筒結構施工時采用液壓自動爬升模板體系(附著腳手架);5F以上外框架結構施工時采用整體電動提升腳手架。
(8)主樓核芯筒結構施工時,1F~4F采用七夾板木模,φ48×3.5鋼管排架模板支撐體系;5F以上核芯筒墻體外模采用鋼大模,墻體內模和平臺板采用七夾板木模,φ48×3.5鋼管排架模板支撐體系;電梯井道墻體內模采用筒架模板體系。
(9)主樓外框架柱截面尺寸較大,為確保工程質量,擬采用七夾板木模和型鋼圍檁;裙樓框架柱采用七夾板木模。
(10)上部結構施工時,分別采用布置在主樓南北兩側的兩臺ST70/27和JL70/34塔吊進行材料垂直運輸,包括用于鋼結構的吊裝等。
(11)在主樓上部結構外框架砼模板結構施工至5F和23F時分別安裝兩臺高速施工電梯供施工人員上下和樓層建筑垃圾的清運。
(12)主樓上部標準層結構混凝土施工采用3臺泵車,采用一泵到頂的泵送技術。
(13)為方便材料進出樓層,主樓核芯筒和外框架外側各布置2只懸挑剛平臺。
第十三節(jié)3.3 各分項工程施工
(1)二次結構施工待主體結構模板拆除并清理完畢后進行,按照由地下室依次向上施工至頂層。二次結構施工完畢可進行主體結構驗收,本工程主體結構驗收計劃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地下室人防工程驗收和主體結構驗收;第二階段為主樓1F~23F主體結構驗收;第三階段為主樓23F以上和裙樓主體結構驗收。
(2)安裝工程施工總體上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配合土建施工預留、預埋;第二階段為各類管道和設備毛胚安裝施工;第三階段為配合裝飾工程施工;第四階段為單機調試和系統(tǒng)聯動調試。
(3)幕墻安裝工程施工根據上部主體結構施工和驗收情況分為3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主樓5F~23F安裝施工,待上部結構第一次驗收后進行;第二階段為主樓23F以上和裙樓部分安裝施工,待上部結構第二次驗收后進行;第三個階段為大型機械布置位置缺口部分施工,待大型機械拆除后跟進施工。
(4)電梯安裝工程根據主體結構驗收情況跟進施工,地上部分第一次主體結構驗收完畢后立即進行核芯筒內的8臺客梯安裝,以便部分電梯能夠盡早投入臨時使用,減輕室外施工電梯的運輸壓力。地上部分第二次主體結構驗收通過后首先完成核芯筒內的2部消防電梯安裝工作,代替室外施工電梯滿足施工運輸需要,可以盡早拆除臨時施工電梯,為幕墻封閉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
(5)室內裝飾工程緊跟主體結構驗收開展施工,待整體結構驗收完畢后全面鋪開裝飾和精裝修施工。
(6)室外總體工程安排在室內裝飾工程后期開始施工。
發(fā)布:2007-07-31 10:07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泛普施工管理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