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
馬靖昊說會計:我對獐子島巨虧8.12億事件的看法
自從獐子島巨虧8.12億事件公告后,這幾天有不少記者來電采訪我有關獐子島的存貨是否存在造假問題,我認為關鍵是要搞清楚幾年前底播的蝦夷扇貝是否真實,是否存在通過加大底播種苗數額套取資金的情況,因為真實播了多少,很難搞清楚。
有投資者表示要求提供死亡扇貝的尸體作為證明,對此,獐子島董事長、總裁吳厚剛回復稱,"公司已對相關海域進行了存量調查、會計師監(jiān)盤,存量調查和監(jiān)盤過程中即需進行拖網采捕,歡迎來公司調研。"其實這位投資者的要求提供死亡扇貝的尸體作為證明在現實中是無法做到的,因為就是審計師學會了潛水下海進行抽測也是無法核實的,所以吳總裁有底氣歡迎他來調研。
底播蝦夷扇貝,在會計上采用"消耗性生物資產"科目核算,對于底播的蝦夷扇貝到底有多少,真的只有天知道了,因為這個造假起來確實容易,因為底播時,不可能點清楚種苗數量后,再去底播??隙ㄊ前凑召徺I單上的數量去記賬的,而購買單上的數量,誰又會去數清楚呢?因此,最怕的是沒底播那么多,而造假底播了那么多,要去核清楚這個問題,審計的會計師是沒轍的,他們不可能下水去看他們具體種了多少苗。這樣,就存在上市公司關聯方將上市公司資金通過"存貨"套走的可能性,將資金通過存貨套走后,最后通過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洗一次大澡"一洗了之。
我認為獐子島存貨巨虧只能存在以下二種可能性:
1.如該上市公司所說,遇到百年不遇的冷水團,公司105.64萬畝海洋牧場遭遇滅頂之災,導致了蝦夷扇貝大規(guī)模集體死亡事件。
2.獐子島的關聯方將上市公司資金占用了,但為了掩人耳目,在會計核算上不走"其他應收款"科目,而是利用養(yǎng)殖類項目存貨難以查驗的特點,將其打入"存貨"科目,這樣就增大了存貨的價值。本來在上市公司的內賬上記錄的這些占款是要歸還上市公司的,但后來可能由于占款的關聯方本身也是極度缺錢,根本就還不起了,因此,獐子島只好將套走的資金通過"蝦夷扇貝底播面積增加"成為其存貨虛假增長的主要"擋箭牌",然后通過提取減值準備,一洗了之。
上面的二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要驗證第一種可能性,就看一看,該區(qū)域其他養(yǎng)殖戶是否也存在大規(guī)模的減產現象,如果確實存在,那么基本上可以證明存貨的減值計提是有一定的依據的,如果該區(qū)域的其他養(yǎng)殖戶沒有存在大規(guī)模的減產現象,也就是波動不是很大,就基本上可以判斷獐子島存在財務造假行為。
第二種可能性發(fā)生的概率也是較大的。根據相關報道和數據,獐子島的大股東是極度缺錢的。事實上公司大股東不斷的把手中獐子島股權向銀行質押貸款,到期后,又不斷地重復著質押貸款。據了解,大股東股權質押資金全部投向房地產業(yè)務。因此,很有可能發(fā)生大股東長期大量通過"存貨"項目造假的手段占用上市公司的資金情況,從而導致其最終通過存貨計提一洗了之。
眾所周知道養(yǎng)殖類農業(yè)股上市公司通過存貨項目將上市公司資金套走是很難找到證據發(fā)現的,因為許多農業(yè)股本身存在的行業(yè)特點,導致其在生產流程或存貨等方面難以審計,比如獐子島,魚蝦扇貝這些水下的東西,審計程序上不可能準確地核實真實數據,這就給財務造假帶來便利,而不可知的自然災害,往往又給農業(yè)類上市公司造假提供天然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