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王鐵宏:有些“新奇特”地標建筑不符低碳標準會被排除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摘要:建筑的運行能耗加建造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50%,所以,建筑節(jié)能比起工業(yè)、交通節(jié)能的空間都要大。

住建部科技委副主任、教授級高工 王鐵宏

今后一些城市的地標建筑或許不會有“新奇特”所謂的震撼效應了,因為這些建筑不符合低碳標準,在設計方案階段就會被排除。11月21日,住建部科技委副主任、教授級高工王鐵宏講述建設領域的技術革命,并建議廣州利用好珠江的景觀優(yōu)勢,打造好建筑輪廓線。

談節(jié)能建筑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一半

建筑的運行能耗加建造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50%,所以,建筑節(jié)能比起工業(yè)、交通節(jié)能的空間都要大。其中,公共建筑的能耗是普通住宅能耗的5至10倍,有的甚至有20倍,“所以一定要抓住公共建筑這個主要矛盾”,王鐵宏說。

他介紹,從2005年國家開始在住宅中推行節(jié)能建筑,2006年是公共建筑,8年時間已全部實現了建筑節(jié)能,效果非常顯著,“如果按節(jié)能50%來算的話,7至8年我們新建的140億-150億平方米的建筑,起碼節(jié)省了1億噸標準煤,少排放了3噸二氧化碳。”

“節(jié)省煤就是節(jié)省錢”,王鐵宏說,現在有些城市已經限批了,必須碳排放降下來才能再給指標,節(jié)能改造會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另外,節(jié)能改造也會惠及民生,比如,節(jié)能住宅稍給一點熱冬天就暖洋洋的,不節(jié)能的建筑“跑、冒、滴、漏”,冬天就非常不舒服。

清華大學胡鞍鋼認為,當前的全球低碳經濟運動無疑是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王鐵宏認為,我們正處在節(jié)能向低碳的進程當中。

低碳建筑,不僅僅指運行的時候節(jié)能,還要建造的時候節(jié)能,拆除之后可以重復利用,符合循環(huán)經濟理論,這才是低碳建筑的內涵。要實現低碳建筑,一是要盡可能節(jié)省鋼材、水泥、玻璃的用量,二是要盡可能實現建筑的工業(yè)化,或叫建筑“部品化”,三是從方案論證的時候就排除碳排放高的方案。

也就是說,“今后一些城市的地標建筑就不會有‘新奇特’、所謂的震撼效應”,王鐵宏說,傳統(tǒng)建筑一般是底下大、上面小,要追求新奇特就要上面大、下面小,這個現在的技術都可以做到,但代價就是多用鋼,也就是增加了碳排放。

據悉,近日有報道,國家住建部擬為“奇怪建筑”設判定準則,如果設計方案被判定為“奇怪建筑”,則不予批準建造。

談技術革命傳統(tǒng)現場澆筑方式弊端顯現

實現低碳建筑的一個途徑是建筑方式的轉型。王鐵宏講道,傳統(tǒng)的鋼筋混凝土現場澆筑建設方式已存在很大的弊端。包括水泥、水資源浪費嚴重,工地臟亂差,成為城市里可吸入污染物的重要來源,即使有很多規(guī)定,例如硬地面全覆蓋,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還有建筑的質量問題,比如群眾投訴最多的樓道開裂。他說,學結構的都知道,地板在正常使用情況下是允許“帶縫作業(yè)”的,若養(yǎng)護得非常好,縫是非常微小、用肉眼看不見的,也不影響結構壽命和使用周期。一旦養(yǎng)護不好,就不是微裂縫,而變成“集中縫”,甚至裸露鋼筋,影響使用壽命,有的樓上樓下會產生糾紛:漏水了算誰的?

另外,過去建筑業(yè)有豐富的勞動力來源,到現階段,新生代農民工不愿再從事傳統(tǒng)建筑業(yè),招工難、管理難的問題突出,質量控制體系就更難做到盡善盡美。

談改革方向業(yè)內在探索工廠化裝配式建筑

針對上述弊端,行業(yè)內專家一直在探索工廠化裝配式建筑,也稱為“部品化建筑”,是能夠替代傳統(tǒng)技術,也就是現澆體系的更好、更省、更快的方式。

經過10多年的努力,我國的工廠化裝配式建筑很多方面已經領先世界。其中一種模式,可以實現多重小高層技術上的外墻板、內墻板、樓板的部品化,部品化率達到了50%,成本可以壓縮到與傳統(tǒng)技術接近。

另一種模式適合高層和超高層辦公、賓館建筑,鋼結構盡可能多地在工廠里完成,減少現場的焊接量,部品化率在30%到40%.

第三種模式適合于高層、超高層辦公、賓館、公寓建筑,是全鋼結構,所有的物品在工廠里一步完成,并且裝修到位,現場只是快捷安裝,部品化率達到90%,效率可以達到一天一到兩層,成本可以比傳統(tǒng)技術還低1/4左右。

談現實困境對規(guī)劃設計界是新挑戰(zhàn)

鋼結構為什么比鋼筋混凝土結構成本低?一個是工期短了,一個是大量拿貨后定價權大,另外標準化生產使得生產成本變低。

“正如李克強總理在去年城鎮(zhèn)化工作會議上有一個講話,他說標準鋼鐵構件能夠搭積木式地安裝,拆除后可以回收利用,做這件事,技術比較成熟,成本也不高,2014年我們要積極推動,無論是舊城改造還是新城建設,都要推進這項工作”,王鐵宏說。

王鐵宏提到,對于設計人員來說,這種工廠化裝配式建筑也是一種挑戰(zhàn),“我們設計院的同事,除了鋼筋混凝土結構別的都不會了,再加上我們的規(guī)劃越來越‘保姆式’,軟件也是‘保姆式’,只要做了一次工程,從那兒移動過來就行了,創(chuàng)新思維不行,創(chuàng)新能力退化,這個對我們搞設計的同志是一個問題”。

焦點

廣州應精心打造建筑輪廓線

“廣州有一個珠江,一定要精心打造廣州的建筑輪廓線,高度、體量、設計、風格要控制住”,王鐵宏談到城市總規(guī)與城市建筑的結合問題,建議廣州精心打造自己的“建筑輪廓線”。

怎樣打造?把所有地塊的高度、體量、色彩、風格控制住,上升到文件層面,并嚴格遵守,“這個不能說換一個人就變了,上海在這個方面就做得比較好,都遵守了上世紀90年代初定下來的一些建筑邏輯”。

王鐵宏說,城市規(guī)劃建設中,一個歷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是城市天際線、建筑輪廓和優(yōu)化路網。

他評價,北京的城市天際線是最美的,尤其是站在景山頂上向城南看,但因為沒有獨特的建筑輪廓線,“每一個單體線都很好,但是擺在一起不倫不類的”;上海曾一次性把陸家嘴建筑的高度、體量、設計、風格全部控制,不管誰來投資都要符合總規(guī),以東方明珠為第一號建筑開始,然后有環(huán)球貿易中心等,現在有上海中心,形成了獨特的上海建筑輪廓線。

此外,王鐵宏認為,國際化大都市CBD容積率問題值得中國借鑒。在紐約曼哈頓,路網是按50×60米,建筑要建30層以上,住宅就容納3000人,辦公是5000人,也就是說,一個人只用了不到一平方米的地。相比之下,新規(guī)劃標準下的城市路網,比如深圳,是200×300米一個車道,每個人用地是12平方米。誰更集約、科學,不言而喻。“所以,國際化大都市,中心城市的容積率該高就得高,不能講歸類,容積率該密的地方就要密,關鍵是人均和車均的面積要夠”,王鐵宏表示,不能一味地把高層建筑妖魔化。

 

中國建設行業(yè)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工程造價信息價、指導價、參考價,登錄http://查看更多……

發(fā)布:2007-11-10 14:39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項目計劃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