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項目計劃軟件
加強工程項目總承包管理的對策思考
前言
加入 WTO 后,國際競爭已日趨激烈,我國工程項目總承包管理將如何發(fā)展,如何應對國際化、全球化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值得深思。本文試圖通過對總承包管理的模式、特點和存在問題等分析,提出加強項目總承包管理的幾點對策,以便更好地同國際慣例接軌,更好地提高項目總承包管理水平。國際上常采用 8 種項目承包管理模式:平行承發(fā)包、工程總承包(又分 EPC、D-B、E-P、P-C 等)、施工總承包、施工聯(lián)合體、施工合作體、CM 模式、NC 模式和 BOT/PFI 模式。工程總承包模式因其設計、施工一體化的特點,成為了工程承包的主流模式和發(fā)展方向。CM 模式適用于工期要求緊的邊設計、邊招標、邊施工的特大型項目。NC 模式是業(yè)主完成初步設計后,轉化式的設計、施工一體化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BOT 模式是建設、經營、移交的一種投資帶總承包管理模式。
1我國項目總承包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總承包組織結構不合理
因長期受計劃經濟影響,形成了企業(yè)、部門和地區(qū)三重割據局面,短期內很難形成專業(yè)協(xié)作下的經濟規(guī)模。建筑行業(yè)全方位綜合改革的政策還不明朗,如對勘察、設計單位改制,還未把推進工程總承包作為主導方向等。據統(tǒng)計,35 種新資質類別中就有 23 種是按部門劃分的,這種政出多門的市場準入辦法和相互交叉的管理方式,造成了行業(yè)壟斷和市場分割,是建筑市場混亂的根源之一。由于企業(yè)組織結構不合理,形成了大公司不大不強,小公司不小不專的局面,具有一級總承包資質的企業(yè)過多,會導致在總承包管理平臺上過度競爭,管理水平較低,利潤空間狹小。
1.2對總承包管理模式理解不深,管理體制未理順
許多人對總承包管理的概念模糊不清,誤解較多。有人認為,總承包管理就是施工費再加管理費,是加大了管理費的“扒皮”承包方式,是皮包公司行為?!靶I(yè)主、大監(jiān)理、總承包”的管理理念未得到根本理解和貫徹。20 世紀 90 年代初期我國引入 FIDIC 條款及歐洲采用的建筑師負責制,使我國企業(yè)對國際承包管理的通用做法有了一些了解,并在國內一些重點工程上收到了較好效果。但對 CM 模式、NC 模式、BOT/PFI 模式了解還不多,研究不深不透,這對于我國總承包企業(yè)面對加入 WTO 后的機遇與挑戰(zhàn),面對國外承包商的競爭非常不利。
1.3業(yè)主還存在不規(guī)范行為
由于業(yè)主建設目的、籌資方式的不同,對有關法律法規(guī)理解不同,導致有些業(yè)主為避開其限制,把大工程進行肢解、切塊和分段招標,出現了壓價承包、墊資承包、隨意分包、拖欠工程款乃至索要回扣等現象,很不利于項目總承包管理的有效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