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 | OA系統 | ERP系統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泛普博客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 > 泛普服務體系 > 泛普博客

簡要介紹ERP提前期的運算邏輯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來源:泛普軟件

erp系統內,提前期也是MRP(物料需求計劃)需求時間計算的一個重要數據來源。

提前期(lead time),是一個從作業(yè)開始到作業(yè)結束所需要的階段性時間的概念,它是設計生產裝配件工藝路線和制定生產計劃的重要基礎數據之一。在ERP系統內,提前期也是MRP(物料需求計劃)需求時間計算的一個重要數據來源。

如果僅僅以產品在生產或采購中所需的時間段來說明提前期,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如果要以產品在生產中,如裝配、零部件、材料等不同狀態(tài)期間所需的時間來體現它,則相對比較困難的。因為多個零部件組裝成的產品,其各個零部件的制造、裝配以及其材料的采購都有一定的提前期。所以,整個產品的提前期并非是零部件提前期的簡單加總,而是與產品構成、組裝制造順序、生產能力等諸多因素相關的,復雜和令人費解的邏輯運算。

為了能夠更直觀的體現提前期的概念和運算邏輯,筆者從提前期的分類和使用點出發(fā),對不同提前期的運算邏輯作以較為細致的介紹。

提前期的類型劃分

從本質上來說,提前期是對生產作業(yè)和管理作業(yè)的量化管理形式?;诓煌氖褂媚康暮透鶕煌膭澐謽藴剩覀兛梢园烟崆捌诜譃槎喾N不同的類型:

(1) 從生產過程的劃分標準來看,提前期可以分為產品設計提前期、生產準備提前期、采購提前期、生產加工提前期、裝配提前期、試驗和測試提前期以及發(fā)貨運輸提前期等類型。

· 產品設計提前期:是指從接受訂單開始至產品設計、工藝設計完成所需要的時間。

· 生產準備提前期:是指從生產計劃開始到生產準備工作完成(可以投入生產)所需的時間。

· 采購提前期:是指從下達采購訂單到所采購的物料入庫的全部時間。

·生產加工提前期:是指從生產加工投入開始至生產完工入庫的全部時間。

·裝配提前期:是指從裝配投入開始至裝配完工的全部時間。

·試驗和測試提前期:是指產品裝配完成之后進行試驗、測試所需要花費的時間。

·發(fā)貨運輸提前期:是指產品測試之后開始包裝、出庫、裝箱和運輸,直到客戶接收到產品所需要的時間。

(2) 從生產使用目的劃分標準來看,提前期又可分為固定提前期、可變提前期、預加工提前期、加工提前期、固定提前期、總提前期、累計制造提前期、累計總提前期、提前期批量等類型,如下圖所示:

圖一 使用目的劃分標準

·固定提前期:是用來直接定義制造裝配件完成裝配所需要的時間。

·可變提前期:是用來輸入追加生產一個單位裝配件所要求的時間。

·預加工提前期:是用來反映采購業(yè)務人員,從下達采購訂單到發(fā)送訂單到供應商所需要的內部工作時間。

·加工提前期:對于制造裝配件,加工天數等于制造提前期。對于采購物料,是指把采購定單下達給供應商,到收到供應商提供物料所需要的時間。

·后加工提前期:是用來反映供應商到貨到檢驗入庫需要的時間。

·總提前期:對于制造裝配件,根據裝配完成時間來計算開始裝配的生產時間。即以“可變提前期”乘以裝配總量,再加上該制造裝配件的固定提前期。

·累計制造提前期:也就是制造提前期,是按制造裝配件BOM逐層生產裝配,到完成一個制造裝配件生產所需的合計時間。

·累計總提前期:也就是累計采購和裝配總共所需的提前期,是從訂購全部原材料,并按制造裝配件BOM逐層生產裝配,到最終完成一個制造裝配件生產所需的合計時間。

提前期的運算基礎

對于固定提前期可變提前期預加工提前期后加工提前期而言,它們都是屬于定值,都是根據實際業(yè)務所需的標準時間來制定。而加工提前期總提前期累計制造提前期累計總提前期則是根據對應運算邏輯計算得出。

裝配件的加工提前期計算,即裝配件的制造提前期 = 固定提前期 + 可變提前期*定貨量。如果裝配件存在工藝路線(Routing) ,那么對于裝配件的加工提前期計算,就需要結合該裝配件的工藝路線(Routing)而計算。

在計算時,我們需要了解在裝配件工藝路線中,每道工序的都存在提前期百分比和偏置天數:

(1) 提前期百分比決定每道工序在裝配件的提前期所占有的時間比率, 是計算累計、總提前期時所使用,并且在運行計劃時,系統以此計算組件的需求制造/采購起始日。例如,如果裝配件的制造提前期為兩天,而該裝配件存在兩道生產工序,它們的生產速率時間相同(均為 1 天),則第一道工序的提前期百分比是 0,第二道工序的提前期百分比是 50%。

(2) 偏置天數則決定每道工序的資源使用所占有的比率。例如,上述實例中第兩道工序分配了兩種不同的資源,并且每種資源需要四小時才能完成任務,則第一種資源的偏置數值為 50%,第二種資源的偏置數值為 75%。

(3) 偏置天數=工序提前期百分比*物料制造提前期。

(4) 計算裝配件的提前期百分比,和計算裝配件的固定提前期、可變提前期在計算上有一些區(qū)別:在某道工序的時間換算上為天數時,取整后剩余的時間如果恰好為半天4Hr (工作日歷為8Hr/Ddy) 。提前期百分比使用的加工提前期按5/24計算,而固定可變提前期的加工提前期按4/24計算。

提前期的運算邏輯

結合裝配件的工藝路線(Routing),我們來看一下裝配件的相關提前期是如何進行邏輯運算的。例如:某裝配件A標準批量為200,如果它的Routing 如下圖所示:

 圖二 結合裝配件的工藝路線

那么,根據各工序的提前期以及裝配件A的固定提前期和可變提前期將為:

(1) 提前期% = 偏置天數 / 加工提前期 =  (3 +1/24) / (315+6 /24)=  0.96 %

(2) 提前期% = 偏置天數 / 加工提前期 =  (65 +6/24) / (315+6 /24)=  20.70 %

(3) 固定提前期 = 3 +1/24 ≈ 3.041667

(4) 可變提前期 = (加工提前期–固定提前期) / 提前期批量 = [ (315+6 /24)- (3 +1/24) ] / 200 ≈ 1.561041

在裝配件按BOM逐層生產裝配后,我們需要計算完成一個制造裝配件生產所需的合計時間,也就是裝配件的累計制造提前期。例如:

(1) 假定物料X由A、B、C、D四個組件組成;

(2) 組件A、B、C、D分別用于工序G01,G02,G03,G04;

(3) 物料X(提前期批量)的制造(加工)提前期為10;

(4) A、B、C、D各組件的累計制造提前期、偏置天數、提前期百分比為:

(5) 如下圖所示:

因為組件A的累計制造提前期為10天,也就是在加工物料X前,必須提前10天將A完工入庫以供X的需求。

而組件B的累計制造提前期為15,但因為在X的加工過程中,首先需要領用A,并且X對A的加工時間為2天,也就是說,B單獨加工時間為13天 [其中有兩天B與X可以同時處理,而X的制造提前期已經計算在內(即物料的制造提前期)]。

同樣,對于組件C單獨加工的時間為16天,其中有4天C的加工可以與X同步。

所以物料X的累計制造提前期的計算,需要使用累計制造提前期-偏置天數。

(6) 組件A,B,C,D的加工過程是可以同時進行的,所以在計算累計制造提前期時,將取該類組件中最大的提前天數。最終得到X的累計制造提前期,即X的累計制造提前期 = X的制造提前期+ MAX [組件A,B,C或D(累計制造提前期-偏置天數)] = 10+16 = 26。

在計算完裝配件的累計制造提前期后,在將采購所需的提前期與其進行累計。從而產生整個裝配件的累計總提前期,即:累計總提前期 = 物料的總提前期+MAX [各組件(累計總提前期-偏置天數)] 。(e-works)

 

發(fā)布:2007-04-25 16:47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泛普博客其他應用

泛普OA商務合同 泛普OA需求調研 泛普OA實施方案 泛普OA項目啟動 泛普網絡硬件配置 泛普OA部署安裝 泛普流程模板表單 OA系統二次開發(fā) 泛普常見問題解決 泛普OA操作手冊 泛普軟件項目驗收 泛普培訓推廣上線 泛普OA售后服務 泛普新聞 泛普期刊 泛普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