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領域應用 > 微信營銷 > 微營銷
她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 小區(qū)媽媽微信群
■小區(qū)親子群里的媽媽們帶著孩子到邱韻菁家里玩。
■由小區(qū)媽媽微信群發(fā)起的周末親子聚會。
通過微信群聯(lián)系蹭飯、互助帶娃、慰藉心靈以及“拼養(yǎng)”
家住番禺區(qū)的Judy是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在她的微信群組里,起碼有四個跟親子相關的群。“幼兒園班主任建的微信群,孩子早教班的家長群,公司同事建的親子群,還有小區(qū)鄰居建的媽媽群。”Judy說:“我在前三個群基本都不說話的,最活躍的還是小區(qū)媽媽群。我們不僅一起去遛娃、辦party,媽媽們之間還會互相幫忙接小孩放學。”
新快報CBD記者走訪發(fā)現,不管是小區(qū)還是單體樓都有不少這類“媽媽微信群”,正如Judy所說,這些微信群不僅活躍,甚至成為媽媽們不可缺少的生活圈子。
■新快報CBD記者 梁肇思 王娟/文 (受訪者供圖)
上班族媽媽:
小區(qū)微信群開啟“拼養(yǎng)”新方式
“我家寶寶15個月大,從還不會走路開始,就被我們放在一起爬,一起玩玩玩具。”住在天河龍口小區(qū)的李小姐說,她在兩個月前建了一個微信群,把平常在花園里帶著小寶寶玩的媽媽聯(lián)系起來。在這之前,這群媽媽因為在小區(qū)樓下的空地“遛娃”而認識,接著隨機地相約過幾次串門,偶爾也會約去對方家里蹭吃。親子群建立后,媽媽交往更頻繁,開始了互相串門、互換兒童零食、玩具、交換食譜、蹭飯的生活,她們把娃娃放在一起玩,一起吃飯,開始了“拼養(yǎng)”的育兒新方式。
在小區(qū)媽媽微信群建立前,李小姐在龍口小區(qū)住了兩年,都沒認識幾個人。“生娃之后全小區(qū)的娃都認識了,連我這種交際困難癥患者,現在都會很厚臉皮地去蹭飯。”李小姐說,“我在一個媽媽家蹭過飯,她做的燜飯,我兒子很愛吃,我還跟她請教了做法,回家又做了一次。不僅僅是互相蹭飯,連玩具也會交換著玩。誰家媽媽說買了新玩具,一堆媽媽就嘩啦嘩啦帶上娃去玩。前天有個妹妹家買了滑梯和波波池,五六個媽媽就帶著娃娃上門了。”
媽媽間也會互相交流育兒經,李小姐兒子現在吃的兒童面就是群內一個媽媽介紹的,此前她給兒子試過很多面條,他都不愛吃。“帶孩子其實挺寂寞的”,李小姐說,“孩子還小,很多時候是媽媽一個人在打點,一直這樣其實挺累的,有伴兒能一起帶、一起聊天會很開心。”
全職媽媽:
小區(qū)微信群讓主婦不絕望
邱韻菁是一位80后全職媽媽。在當了全職媽媽23個月后,她開了一個微信公眾號來記錄全職媽媽的生活和感想,其中一篇就是《我為什么建立小區(qū)親子群》。邱韻菁家住東莞一個小區(qū),小區(qū)的媽媽群也是她發(fā)起的。她的兒子剛好兩歲,作為全職媽媽,她的生活曾經是枯燥乏味、敏感沮喪的。但小區(qū)媽媽親子群的建立,讓她覺得緩解了全職媽媽的焦慮和煩躁。
“我們小區(qū)在2010年交樓。這批媽媽幾乎在同一個時間買房裝修,結婚生子,因此我有很多同齡媽媽。”邱韻菁說,“主婦們最大的問題是身心被束縛。大多數日子里,我們每天對著四面墻和老公孩子。”
她認為,雖然網絡咨詢能保證媽媽和社會不脫節(jié),但心理上的孤立才是年輕媽媽的最大障礙。
“通常來說,主婦存在的意義必須依存在家人身上。也就是說,全職媽媽的成績表,就是通過丈夫事業(yè)成功與否,孩子是否優(yōu)秀來體現的。”邱韻菁說,“這也是大多數女人無法接受自己不工作,專職帶小孩的原因。”
大約在半年前的一個下午,她在群里對小區(qū)的其他媽媽說:呆會娃娃睡醒了來我家玩,媽媽們研究下怎么做蛋糕餅干吧。“后來餅干失敗了,但聚會卻一發(fā)不可收拾。”邱韻菁回憶說。
在接下來的聚會中,她和同小區(qū)的媽媽輪流做東搞聚會,她發(fā)現很多媽媽都是烹飪高手。“輔食、蛋糕、餃子、面點、披薩、壽司……”她說,“吃美食之余,我們還交流給孩子買什么書籍、玩具、動畫、音樂,還會互相拷貝資源。”
在這一次又一次的聚會中,她有了心靈互助的機會。熟絡以后,媽媽們會互相傾訴家庭煩心事,她因此發(fā)現媽媽不再捆綁在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中,自己也變得開朗起來。
“我知道媽媽要給孩子一個愛和自由的成長環(huán)境,自己首先要快樂起來。”邱韻菁說,“要甩掉依附家人才能實現價值的觀念,就要建立新的圈子。很多媽媽可以安慰和告訴你解決情緒問題和生活問題的方法。然后你會覺得自己有了一份同理心的支持,能坦誠說出自己的想法,也允許自己不要太辛苦,偶爾吃一下外賣……”
有了小區(qū)親子群,
家庭之間真正有了鄰里情
媽媽們互相串門、互留飯菜、代買雜貨等各種生活互助,不僅讓媽媽和孩子與別家的家庭成員有互動,就連爸爸也會加入其中,讓這個家庭和別家互動起來。
在李小姐的親子群里,她老公是唯一一位加入群組的爸爸,這令其他媽媽很羨慕。“晚上他會告訴我,哪家媽媽讓我第二天到她家吃飯,哪家媽媽要我?guī)}卜去玩……”即便不加入親子群,因為太太和孩子和別家成員交往頻密,爸爸們也會在周末參與小組的親子游。
住在番禺祈福新村的小霞媽媽,也是小區(qū)親子群的成員。她說,媽媽們除了日常聚會外, 出門游和周末活動也是家常便飯。“哪兒有環(huán)境好性價比高的酒店,哪里的風景區(qū)適合孩子們玩,大家就會結伴出游。每次去一個地方都是爸爸開車,媽媽照顧孩子,一般3-9臺車,幾個家庭一起出發(fā)就像一個車隊,好不熱鬧。”她激動地說。
邱韻菁的親子微信群也會相約出游,“幾個家庭一起出游,不僅方便大家交流育兒心得,還帶有社交功能。同小區(qū)的孩子撒歡中增進感情。”她說。
●小區(qū)媽媽微信群有啥特別?
不同于人數眾多的親子交流群,小區(qū)媽媽微信群一般只有3-6個成員,而且都住在同一個小區(qū)甚至同一棟樓里,由孩子年齡偏小的媽媽自發(fā)組成的。線上聯(lián)系分享育兒經,線下互相串門,互相學習烹飪、烘焙、互留飯菜、幫忙帶娃娃、分享玩具,甚至是聊家庭的煩心事,互相安慰、商量對策……這種因為地緣接近性而建起來的微信群,就是小區(qū)媽媽微信群。
專家看點
小區(qū)媽媽微信群:共享信息和資源的社交網絡
小區(qū)親子媽媽群出現的原因,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教授周如南認為有三個。“一是社區(qū)中,母親的生活節(jié)奏和社會需求一致,這包括她們對親子教育的需求、食品營養(yǎng)的需求,所以她們會形成社會網絡,共享信息和資源;第二是社區(qū)的空間距離近,大家可以通過微信線上交流,轉移線下活動。這樣的互動會從弱關系變?yōu)閺婈P系,滿足社交需求;三,新媒體作為交流媒介,讓親子群有了便捷的交流方式,所以這種現象會在社區(qū)中比較普遍。”
- 1泛普軟件微信營銷近期定制開發(fā)客戶案例大盤點
- 2明星租賃:低價格找產品代言人
- 3企業(yè)微信營銷應該怎么做?
- 4史上最貴的微信群編號誕生【價值171999】
- 5微信營銷:都要注意些什么?
- 6微信營銷的發(fā)展趨勢是什么?
- 7騰訊湯道生:微信的內部挑戰(zhàn)者
- 8裝修工綁架前雇主女兒 透過微信勒索5萬港幣被捕
- 9微信點贊存貓膩 餡餅或成陷阱
- 10微信營銷群發(fā)軟件與酬酢時代報不一樣的模式有哪幾種?
- 11江蘇人大政務微信正式開通
- 12一次派對和四個微信群的背后
- 13微信營銷群發(fā)軟件與交際媒體不同的模式有哪些?
- 14微信朋友圈賣面膜賺的是熟人“面子”
- 15團中央井岡山教育基地官方微信
- 16影城微信公眾號被盜 被人推送了賣鞋
- 17泛普軟件微信營銷CEO專訪:微信營銷長尾商機
- 18【客戶案例】靈山撞鐘新年祈福:50萬參與人次,成就完美線上品牌傳播
- 19微信推廣軟件與應酬記者不相同的模塊有哪些?
- 20微商加好友的幾個經典方法是什么?
- 21轉發(fā)微信 助尋獲走失老人
- 22微信營銷群發(fā)軟件與交際CNN不一樣的地方有哪一些?
- 23曝光!微信將用這貨推動線下支付?
- 24男子重婚有倆娃 微信曬幸福露餡
- 25泛普軟件微信營銷打通多平臺啟動移動社交營銷
- 26微信營銷群發(fā)軟件與應酬CNN皆不同的地方有哪些?
- 27微信營銷群發(fā)軟件與社交BBC不相同的功能有哪些?
- 28爸媽加我微信了
- 29街道夜景人氣高 微信網友兩天傳圖逾千張
- 30微信營銷群發(fā)軟件與外交CNN不相同的能力有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