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時評:中國建筑業(yè)亟須“文化復興”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摘要:怎樣走出“山寨”“異形”怪圈,造出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筑?建筑界人士認為,在西方建筑技藝的影響下,既要整合傳承民族傳統(tǒng),又要在融合對話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

中國建筑業(yè)亟須“文化復興”

怎樣走出“山寨”“異形”怪圈,造出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筑?建筑界人士認為,在西方建筑技藝的影響下,既要整合傳承民族傳統(tǒng),又要在融合對話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規(guī)劃比闊比大,不如比科學實用;地標建筑也不能等“戳起來”后再待百姓“吐槽”,而要在建設決策中就真正尊重民眾和專家意見。

傳統(tǒng)不是復古,傳承融合才有未來

當前一些建設者盲目崇拜及模仿國外的某些建筑,另一些建設者又完全照搬傳統(tǒng)建筑形式的符號構件?,F代不等于西方,傳統(tǒng)不等于照搬,將中國建筑融入世界發(fā)展,做出自己的特色,可能是一條出路。多位業(yè)內人士表示,要想做出有中國特色的建筑,同時需要深入理解西方思想的來龍去脈,并在此基礎上重新理解自己。

“不管發(fā)揚傳統(tǒng)還是學習西方,最根本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建筑本源,探求符合人文環(huán)境和地域需要的建筑樣式。”同濟大學建筑系博士朱宇輝表示,就像追求現代不是簡單“山寨”西方,繼承傳統(tǒng)也不等同于全盤復古。

“如果認真梳理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風格和元素。就會發(fā)現古建筑文化從‘形’到‘神’有很多層次。我們不僅有莊嚴的‘大屋頂’廟堂,還有色彩淡雅、形式輕靈的水鄉(xiāng)民居;在新疆吐魯番,有既包含民族風情、又能滿足晾曬風干需求的涼房。探求中國建筑怎樣走上自主性現代化道路,我們要研究傳統(tǒng)文化的‘形’,更要繼承符合發(fā)展需要的‘神’。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建筑業(yè)更需要一場回歸人文情懷的‘文化復興’。”朱宇輝說。

“國際中心”泛濫誰之過?

改變非理性的建設,首先要扭轉非理性的規(guī)劃。據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教授鄭時齡介紹,中國目前是全世界建造超高層建筑最為活躍的地區(qū),全國有183個城市正在規(guī)劃建設“國際大都市”,30多座城市正在定位為國際或區(qū)域性金融中心:除北京、上海瞄準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外,天津、廣州、深圳、長春、成都、石家莊、杭州、寧波、長沙、合肥等城市要建設區(qū)域性金融中心,南寧要建設區(qū)域性國際金融中心,昆明要建設泛亞金融中心,烏魯木齊要建設中亞區(qū)域金融中心,重慶要建設長江上游金融中心……而高層建筑正成為金融中心和國際大都市城市形象的首選目標。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周琦說,科學定位城市建設尺度,對尊重地方風貌、保護傳統(tǒng)肌理至關重要。一些地方決策者對什么是發(fā)展概念模糊,認為馬路寬就是富裕、蓋高樓就是政績,其實合理的街道寬度、良好的生活氛圍、原生態(tài)的地方人文特色,都遠比城市有幾棟高樓重要得多。與其鋪開白紙拼命把街道畫寬、把樓房加高,不如冷靜下來想想:我們是不是需要這么多“金融中心”“世界中心”?誰來評估監(jiān)管城市規(guī)劃尺度是否科學?

鄭時齡教授說,高層建筑成為追求城市形象的手段、一些城市爭相攀比“第一高度”,這種盲目追求感官愉悅的建設觀已經遠遠超越了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需要。受經濟利益驅使,一些地方政府和開發(fā)商熱衷超高強度的開發(fā),一方面顯示政績,另一方面從高容積率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這樣扭曲的“政績-效益”鏈也亟待打破。從中央到地方,對城市發(fā)展的定位和概念一定要明確,不能片面為新而新、為變而變。

拒絕“千城一面”必須保證公眾和專家的話語權

《中國不缺建筑師》一書作者阿更認為,當一個地區(qū)標志性建筑物的“外號”大過“學名”,就充分說明民眾對建筑“視覺暴力”的不買賬和強烈抗議。遺憾的是,這種不滿和抗議多是只能在建筑建成以后,用“吐槽”方式表達。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套避免“走過場”的公眾參與機制,一些重要建設項目在前期方案設計伊始,不僅要用文字、圖紙公示,還要有直觀的模型讓民眾有所感受,進而廣泛征詢意見,投票表決。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崔愷表示,遏制中國建筑貪快、媚洋、求怪的亂象須加快評估機制建設,這能對行業(yè)非理性風氣有所制約,避免錯誤不斷重復。朱宇輝特別強調,不管事前事后,在項目評估時一定要保證評審團的專業(yè)性和獨立性,要從機制上防止專家團成為決策者的“御用學者”,才能保證建筑設計評估獲得客觀理性的評價。

建筑師素養(yǎng)不能只靠本科四年培養(yǎng)

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王其亨說,建筑業(yè)要“文化復興”不能簡單喊喊口號,而要落實到具體措施。要恢復文化自信,首先收集歸納傳統(tǒng)建筑資料,對古建筑文化和式樣進行系統(tǒng)性的研究和梳理;而培養(yǎng)全民的審美文化,更不能只是美術和設計專業(yè)的學生才畫畫臨摹,在中小學教育里,就要重視美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周琦說,光靠大學幾年不可能培養(yǎng)出合格的建筑師,在這一方面教育和建設部門仍然大有可為。當前國內的建筑教育雖然有專業(yè)指導委員會,但在美學基本功怎么塑造、現代藝術理念如何灌輸這些基本問題上缺乏標準、各個學校各行其是,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又往往只注重數理化教育,輕視藝術素養(yǎng)培育,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國家層面研究解決。

“在從業(yè)過程中,建設部門還應該提高建筑設計的深度和精細度標準,以此遏制粗制濫造現象。”周琦舉例說,設計相同規(guī)模的建筑,美國產生的設計圖紙數量是中國的三倍到五倍,細節(jié)決定設計深度,只有從嚴從細制定設計規(guī)范,才能重塑嚴謹重質的建筑氛圍。

 

中國建設行業(yè)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工程造價信息價、指導價、參考價,登錄http://查看更多……

發(fā)布:2007-11-10 14:51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項目計劃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