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變電站主建(構)筑物表面泛堿現象初探
米星平
(金華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浙江金華市321016)
【摘 要】筆者根據送變電工程長期的施工經驗,對混凝土及砌體結構外表面產生泛堿的原因和機理、泛堿主建(構)筑物外觀質量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結合送變電工程土建施工的實際情況,針對11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變電站主建(構)筑物外觀泛堿問題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送變電工程 建(構)筑物 泛堿 外觀質量 防治措施
0.引言
混凝土的外觀質量是混凝土質量的直觀體現,越來越受到業(yè)主、監(jiān)理、施工承包商等各個方面的重視。國家電網公司對各電壓等級變電站的主要電氣設備基礎,均要求采用清水混凝土技術進行澆筑。如《國網公司輸變電工程質量通病防止工作要求及技術措施》第30條中就明文規(guī)定主變、高抗、電容器、斷路器等主設備基礎“外露部分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藝,表面不得進行二次粉刷或貼面磚”。在送變電工程進行大量的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在混凝土外表面經常會產生一種白色松軟如絮毛物質的不明物體,我們稱之為泛堿。據不完全統(tǒng)計,混凝土泛堿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出現的比例高達30%以上,雖然泛堿一般不會對混凝土結構造成質量事故,但是它的存在對混凝土的外觀質量影響較大,嚴重影響變電站混凝土結構的美觀和質量等級的評定和驗收。
1. 泛堿現象
泛堿是建筑物表面的一種常見的病害,根據其不同成因和表現方式,有泛堿、泛白、析白、起霜、墻身和裝飾面侵蝕等多種稱謂,是磚石體、水泥、砂漿、混凝土、砌體、瓷磚、涂料等建筑材料的內可溶性鹽堿隨溫度、濕度等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在吸收水分、水分遷移、水分蒸發(fā)過程中隨著物理、化學變化的發(fā)生而使原建筑材料破壞的一種病害現象,侵蝕破壞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常見的有返潮、起泡、粉化、起鼓、空鼓、開裂、剝落、發(fā)霉、結晶等現象。
1.1混凝土泛堿現象
混凝土中的主要成份是硅酸鈣(弱酸強堿性鹽),遇水后發(fā)生水化反應,形成游離鈣、硅酸和氫氧根?;炷恋氖杷啥嗫捉Y構決定了混凝土有一定的含水率。當混凝土中的水足夠多時,在毛細水壓作用下,混凝土中的鹽份被水帶出淤積于混凝土表面,同時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鈉、鉀等物質也會以水為載體溶出。到達混凝土表面后,隨著水份蒸發(fā),這些物質殘留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白色粉末狀晶體,或者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在混凝土表面結晶形成白色硬塊。通過對泛堿產生的白色松軟物質進行化學剖析,大部分產生的泛堿都是不溶于水的碳酸鈣(CaCO3),偶爾也會發(fā)現極少量的其他種類的泛堿。這些鹽類一般會隨著雨雪等外界水分的作用下順水而去,但是在部分拐角等角落里不易去除,對外觀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国产日韩末满十八禁止观看
国产一级东莞按摩视频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特色
亚洲伊人五月丁香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