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堤防工程搶險的前期工作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第一節(jié) 搶險準備
第二節(jié) 險情的分類與安全評估
第三節(jié) 搶護方案的制定
 第一節(jié) 搶險準備
 堤防搶險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它涉及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搶險又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很強的應急工作。因此,堤防搶險的前期準備工作,既要有宏觀的全局控制意識,又要有微觀可操作的實施辦法。本章敘述了搶險的汛前準備、險情的分類與安全評估、搶險方案等方面的內容。
第一節(jié) 搶 險 準 備
 汛前準備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輿論宣傳
 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多種方式,宣傳防汛抗災的重要意義,總結歷年防汛搶險的經驗教訓,使廣大干部和群眾,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堅定信心,增強抗洪減災意識,樹立團結協(xié)作、顧全大局的思想,加強組織紀律性,服從命令聽指揮。同時加強法制宣傳,使有關防汛工作的法規(guī)、辦法家喻戶曉,防止和抵制一切有礙防汛搶險行為的發(fā)生。
 二、組織準備
 防汛搶險具有時間緊、任務急、技術性強、群眾參與等特點,多年的防汛搶險實踐,尤其是1998年搶險的實踐證明,要取得搶險工作的全面勝利,一靠及時發(fā)現(xiàn)險情,二靠搶險方法正確,三靠人力、物料和后勤保障跟得上。人防工程在搶險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包括健全防汛搶險的領導機構、組織好防汛搶險隊伍、做好搶險隊伍的技術培訓工作等內容。1998年,長江、松花江及嫩江出現(xiàn)特大洪水,僅長江干堤就出現(xiàn)險情6000多處,在解放軍與當?shù)厝罕姷挠辛ζ床?,這些險情都轉危為安。所以要求各級行政首長實行目標責任制,明確各級行政領導的第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
 (一)健全機構
 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是防汛搶險的指揮中心,每年汛前要健全、完善防汛指揮機構。防汛抗旱指揮部與水利、水文、氣象、交通運輸、物資供應、郵電通訊等相關部門形成一個有效的指揮網絡,實行縱向垂直領導與橫向矩陣式領導相結合。
 (二)組織隊伍
多年的防汛搶險實踐證明,堤防搶險采取專業(yè)隊伍與群眾隊伍相結合,軍民聯(lián)防是行之有效的。
1.專業(yè)防汛隊伍
專業(yè)防汛隊伍由國家、省、市防汛指揮部臨時指派的專家組與各基層河道管理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及技術工人組成,是防汛搶險的技術骨干力量。專業(yè)防汛隊伍成員必須熟悉堤防的工程資料,例如險工險段的具體部位、險情的嚴重程度,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搶險的準備工作。汛期到來即應進人防守崗位,隨時了解并掌握汛情、工情,及時分析險情。要組織基層專業(yè)隊伍學習堤防管理養(yǎng)護知識和防汛搶險技術,參加專業(yè)技術培訓和實戰(zhàn)演習。
近年來,為克服抗洪搶險料物運輸多以人工為主、機械化程度低、人力消耗大、搶險效率低的問題,在一些重要江河組建了機動搶險隊。今后應逐步建立具有較高搶險技術水平、先進的搶險機械裝備、較強的全天候和全路況下的快速開進能力的快速、靈活、高效的抗洪搶險隊伍。 
 2.群眾防汛隊伍
 群眾防汛隊伍是江河防汛搶險的基礎力量。它是以青壯年勞力為主,吸收有防汛經驗的人員參加,組成不同類別的防汛隊伍。根據(jù)堤線防守任務的大小和距離,河道的遠近,常劃分一線、二線隊伍,有的還有三線隊伍。緊臨堤防的縣、鄉(xiāng)、村組成常備隊和群眾搶險隊,為一線防汛隊伍;緊鄰一線的縣、鄉(xiāng)組成預備隊,為二線隊伍;離堤線較遠的后方縣組成三線隊伍。灘區(qū)、分滯洪區(qū)、水庫庫區(qū)內的群眾要組織遷安救護隊。
 常備隊是堤線防守的主力隊伍,負責堤防防守、巡堤查險和一般險情的搶護。根據(jù)堤防的重要程度,分段駐守足夠的常備隊員。搶險隊由常備隊中有經驗的人員組成,每縣可組織多個搶險隊,每隊30~50人。
 預備隊是堤線防守的后備力量,負責運送搶險料物,必要時預備隊也參加堤線防守和搶險。此外,每年汛前還應把沿河城鎮(zhèn)、機關、工廠、學校的職工和居民組織起來,情況危急時動員他們參加防汛搶險。
3.解放軍、武警部隊搶險隊伍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是防汛搶險的主力軍和突擊力量,每當發(fā)生大洪水和緊急搶險時,他們總是不懼艱險,承擔著重大險情搶護和救生任務。一般各級防汛指揮部主動與當?shù)伛v軍聯(lián)系,及時通報汛情、險情和防御方案,明確部隊防守任務和聯(lián)絡部署制度。當遇大洪水和緊急險情時,立即請求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參加抗洪搶險。 
(三)搶險技術培訓
 防汛搶險技術培訓是防汛準備的一項重要內容,除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和因特網等媒體普及搶險常識外,對各類人員應分層次、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技術培訓。
1.專業(yè)防汛隊伍的培訓
 對專業(yè)技術人員應舉辦一些搶險技術研討班,請有實踐經驗的專家傳授搶險技術,并通過實戰(zhàn)演習和搶險實踐提高搶險技術水平。對專業(yè)搶險隊的干部和隊員,每年汛前要舉辦搶險技術學習班,進行輪訓,集中學習防汛搶險知識,并進行模擬演習,利用舊堤、舊壩或其他適合的地形條件進行實際操作,增強抗洪搶險能力。
 2.群防隊伍的技術培訓
對群防隊伍一般采取兩種辦法:一是舉辦短期培訓班。進入汛期后,在縣防汛指揮部的組織領導下,由縣人武部門和水利管理部門召集常備隊長、搶險隊長集中培訓,時間一般為3~5天,也可采用實地演習的辦法進行培訓。二是群眾性的學習。一般基層管理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常備隊長、搶險隊長分別到各村向群眾宣講防汛搶險常識,并輔以搶險掛圖和模型、幻燈片、看錄像等方式進行直觀教學,便于群眾領會掌握。
3.防汛指揮人員的培訓
 應舉辦由防汛指揮人員、防汛指揮成員單位負責人參加的防汛搶險技術研討班,重點學習和研討防汛責任制、水文氣象知識、防汛搶險預案、防洪工程基本情況、抗洪搶險技術知識等,使防汛搶險指揮人員能夠科學決策,指揮得當。
三、技術準備 
技術準備是指險情調查資料的分析整理和與堤防有關的地形、地質、水情、設計圖紙的搜集等。主要包括:
 1.險情調查
此項工作應在汛前進行。首先是搜集歷年險情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其次是掌握上一年度及往年對險工險段的整治情況。根據(jù)上述資料,對重大險工險情進行初步判斷,并告知于民。 
 2.收集技術資料
汛前應收集堤防的設計資料及相關建筑物的設計圖紙,繪制堤防的縱剖面圖,標注出堤基地質特征、堤頂高程、堤坡坡比、歷年最高水位線、堤腳處的一般地面高程。配備堤防轄區(qū)的1/50000地形圖和1/5000~1/10000堤防帶狀地形圖。
 3.堤防汛期巡查
 汛前對堤防工程應進行全面檢查,汛期更要加強巡堤查險工作。檢查的重點是險情調查資料中所反映出來的險工、險段。巡查要做到兩個結合,即"徒步拉網式"的工程普查與對險工險段、水毀工程修復情況的重點巡查相結合;定時檢查與不定時巡查相結合。同時做到三加強三統(tǒng)一,即加強責任心,統(tǒng)一領導,任務落實到人;加強技術指導,統(tǒng)一填寫檢查記錄的格式,如記述出現(xiàn)險情的時間、地點、類別,繪制草圖,同時記錄水位和天氣情況等有關資料,必要時應進行測圖、攝影和錄像,甚至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同時報上一級防汛指揮部;加強搶險意識,做到眼勤、手勤、耳勤、腳勤和發(fā)現(xiàn)險情快、搶護處理快、險情報告快,統(tǒng)一巡查范圍、內容和報警方法。巡查范圍包括堤身、堤(河)岸,堤背水坡腳200m以內水塘、洼地、房屋、水井以及與堤防相接的各種交叉建筑物。檢查的內容包括裂縫、滑坡、跌窩、洞穴、滲水、塌岸、管涌(泡泉)、漏洞等。統(tǒng)一報警方法包括:
(1)誓號規(guī)定。①利用廣播電視、移動電話、對講機、報警器報警時,警號可現(xiàn)場約定;②當沒有條件采用現(xiàn)代設備進行報警時,可因地制宜地采用口哨、鑼鼓,甚至鳴槍報警,誓號應事先約定。
(2)出險標志。出險和搶險的地點,要作出顯著的標志,如紅旗、紅燈等。
(3)廣而告之。無論用何種報警器具和方法,都要有嚴密的組織和紀律,并安民告示,使之家喻戶曉。
 四、搶險科物準備與供應
 防汛料物是防汛搶險的重要物質條件,須在汛前籌備妥當,以滿足搶險的需要。汛期發(fā)生險情時,應根據(jù)險情的性質盡快從儲備的防汛物資中選用合適的搶險料物進行搶護。如果料物供應及時,搶險使用得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化險為夷。否則,將貽誤戰(zhàn)機,造成搶險被動。
由于防汛料物使用量大,品種繁多,多年來實行國家、社會團體儲備與群眾籌集相結合的辦法。
各級防汛指揮部按照一定的防汛物資儲備定額進行儲備,用后應及時補充。主要儲備砂石料(沙料、石子、塊石)、鉛絲、袋類(編織袋、麻袋)、土工合成材料(編織布、無紡布、復合土工膜及相應的軟體排)、蓬布、麻繩、救生器材(沖鋒舟、橡皮船、救生衣、救生圈)、發(fā)電機組等。
社會團體主要指工商企業(yè)一般代儲一些大宗防汛物資,如葦席、竹竿、麻繩、麻袋、草袋、蓬布、電線、照明用品等。每年汛前預訂合同,用后付款,不用時按照規(guī)定給予保管費,汛后由代儲單位自行處理。
 沿堤群眾儲備臨時搶險所需的柳秸料、葦席、木樁、麻布袋、棉絮(棉衣、棉被)、草捆等,由各級防汛指揮部于每年汛前號料登記,議定價格,備而不集,用后付款。
 五、通信聯(lián)絡的準備
 汛前要檢查維修各種防汛通信設施,包括有線、無線設施,對值機人員應組織培訓,建立話務值班制度,保證汛期通信暢通。 
 與電信部門通報防汛情況,建立聯(lián)系制度,約定緊急防汛通話的呼號。
蓄滯洪區(qū)應按照預報時限、轉移方案和安全建設情況,布置配備通信報警系統(tǒng)。
 六、實施交通管制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第四十一條的規(guī)定,當江河、湖泊的水情接近保證水位或者安全流量,水庫水位接近設計洪水位,或者防洪工程設施發(fā)生重大險情時,有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可以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
 在緊急防汛期,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第四十五條的規(guī)定,防汛指揮機構提請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依法實施陸地和水面交通管制。 
                       第二節(jié) 險情的分類與安全評估
正確判別堤防險情,才能進行科學、有效的搶護,取得搶險成功。在防汛搶險中,對于險情處理所采取的措施,應科學準確,恰如其分。險情重大,如果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就可能貽誤戰(zhàn)機,造成險情惡化。反之,如果對輕微險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待到發(fā)生較大或嚴重險情時,就可能人因馬乏,料物短缺,也會釀成嚴重后果。因此有必要對險情進行恰當?shù)姆诸?,對堤防進行安全評估,區(qū)別險情的輕重緩急,以便采取適當有效的措施進行搶護。
一、險情分類
堤防險情一般可分為:漏洞、管涌(泡泉,翻沙鼓水)、滲水(散浸)、穿堤建筑物接觸沖刷、漫溢、風浪、滑坡、崩岸、裂縫、跌窩等。
1.漏洞
 漏洞即集中滲流通道。在汛期高水位下,堤防背水坡或堤腳附近出現(xiàn)橫貫堤身或堤基的滲流孔洞,俗稱漏洞。根據(jù)出水清可分為清水漏洞和渾水漏洞。如漏洞出渾水,或由清變渾,或時清時渾,則表明漏洞正在迅速擴大,堤防有發(fā)生蟄陷、坍塌甚至潰口的危險。因此,若發(fā)生漏洞險情,特別是渾水漏洞,必須慎重對待,全力以赴,迅速進行搶護。
2.管涌(泡泉,翻沙鼓水)
汛期高水位時,沙性土在滲流力作用下被水流不斷帶走,形管狀滲流通道的現(xiàn)象,即為管涌,也稱翻沙鼓水、泡泉等。出水口冒沙并常形?quot;沙環(huán)",故又稱沙沸。在粘土和草皮固結的地表土層,有時管涌表現(xiàn)為土塊隆起,稱為牛皮包,又稱鼓泡。管涌一般發(fā)生在背水坡腳附近地面或較遠的潭坑、池塘或洼地,多呈孔狀冒水冒沙。出水口孔徑小的如蟻穴,大的可達幾十厘米。個數(shù)少則一兩個,多則數(shù)十個,稱作管涌群。
 管涌險情必須及時搶護,如不搶護,任其發(fā)展下去,就將把地基下的沙層掏空,導致堤防驟然塌陷,造成堤防潰口。
 3.滲水
高水位下浸潤線抬高,背水坡出逸點高出地面,引起土體濕潤或發(fā)軟,有水逸出的現(xiàn)象,稱為滲水,也叫散浸或洇水,是堤防較常見的險情之一。當浸潤線抬高過多,出逸點偏高時,若無反濾保護,就可能發(fā)展為沖刷、滑坡、流土,甚至陷坑等險情。
 4.穿堤建筑物接觸沖刷
 穿堤建筑物與土體結合部位,由于施工質量問題,或不均勻沉陷等因素發(fā)生開裂、裂縫,形成滲水通道,造成結合部位土體 的滲透破壞。這種險情造成的危害往往比較嚴重,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5.漫溢
 土堤不允許洪水漫頂過水,但當遭遇超標準洪水等原因時,就會造成堤防漫溢過水,形成潰決大險。
6.風浪
 汛期江河漲水后,水面加寬,堤前水深增加,風浪也隨之增大,堤防臨水坡在風浪的連續(xù)沖擊淘刷下,易遭受破壞。輕者使臨水坡淘刷成浪坎,重者造成堤防坍塌、滑坡、漫溢等險情,使堤身遭受嚴重破壞,以致潰決成災。 
7.滑坡
堤防滑坡俗稱脫坡,是由于邊坡失穩(wěn)下滑造成的險情。開始在堤頂或堤坡上產生裂縫或蟄裂,隨著裂縫的逐步發(fā)展,主裂縫兩端有向堤坡下部彎曲的趨勢,且主裂縫兩側往往有錯動。根據(jù)滑坡范圍,一般可分為深層滑動和淺層滑動。堤身與基礎一起滑動為深層滑動;堤身局部滑動為淺層滑動。前者滑動面較深,滑動面多呈圓弧形,滑動體較大,堤腳附近地面往往被推擠外移、隆起;后者滑動范圍較小,滑裂面較淺。以上兩種滑坡都應及時搶護,防止繼續(xù)發(fā)展。堤防滑坡通常先由裂縫開始,如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采取適當措施處理,則其危害往往可以減輕。否則,一旦出現(xiàn)大的滑動,就將造成重大損失。
8.崩岸
 崩岸是在水流沖刷下臨水面土體崩落的險情。當?shù)掏鉄o灘或灘地極窄的情況下,崩岸將會危及堤防的安全。堤岸被強環(huán)流或高速水流沖刷淘深,岸坡變陡,使上層土體失穩(wěn)而崩塌。每次崩塌土體多呈條形,其岸壁陡立,稱為條崩;當崩塌體在平面和斷面上為弧形階梯,崩塌的長、寬和體積遠大于條崩的,稱為窩崩。如1996年1月江西九江長江干堤馬湖段和1998年湖北省長江干堤石首段均出現(xiàn)了窩崩。發(fā)生崩岸險情后應及時搶護,以免影響、堤防安全,造成潰堤決口。 
 9.裂縫
堤防裂縫按其出現(xiàn)的部位可分為表面裂縫、內部裂縫;按其走向可分為橫向裂縫、縱向裂縫、龜紋裂縫;按其成因可分為沉陷裂縫、滑坡裂縫、干縮裂縫、冰凍裂縫、震動裂縫。其中以橫向裂縫和滑坡裂縫危害性最大,應加強監(jiān)視監(jiān)測,及早搶護。堤防裂縫是常見的一種險情,也可能是其他險情的先兆。因此,對裂縫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10.跌窩
俗稱陷坑。一般在大雨過后或在持續(xù)高水位情況下,堤防突然發(fā)生局部塌陷。陷坑在堤頂、堤坡、戧臺(平臺)及堤腳附近均有可能發(fā)生。這種險情既破壞堤防的完整性,又有可能縮短滲徑。有時是由管涌或漏洞等險情所造成。
二、堤防險情程度的評估
 堤防在汛前要進行安全評估,其目的是把汛前的險情調查、汛期的巡查與安全評估相結合,以便判斷出險情的嚴重程度,使領導和參加抗洪搶險的人員做到心中有數(shù),同時便于按險情的嚴重程度,區(qū)別輕重緩急,安排除險加固。
安全評估的內容和方法一般包括:
(1)對堤防(包括距河岸100m范圍)的地形測量應隔幾年進行一次,每年汛前完成,對先后兩次測量成果進行對比分析。
(2)對堤身、堤基的土質進行室內外試驗,確定其物理力學指標。 
 (3)對重點險工險段進行穩(wěn)定計算和沉降計算。
 (4)檢查護坡、護岸的完整性。
 (5)對上述四個方面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
將安全評估的資料與險情調查、汛期巡查的資料歸納分析后,確定險情的嚴重程度。長江流域有的省把險情分為三類:一類是險象尚不明顯;二類是險情較重,且有繼續(xù)發(fā)展趨勢;三類是險情十分嚴重,在很短時間內,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但是各種險情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很難進行定量的判斷。為便于險情程度劃分并促進險情程度劃分的規(guī)范化,表1-l給出了堤防工程險情程度劃分的參考意見,把各類險情劃分為:重大險情、較大險情和一般險情三種情況,建議適用于I~III級堤防。
表1-1  堤防工程險情程度劃分參考表
重大險情
較大險情
一般險情

漏洞
貫穿堤防的漏水洞 
尚未發(fā)現(xiàn)漏水的各類孔洞


管涌(泡泉、
翻沙鼓水)
距堤腳的距離小于15倍水位差(或100m以內),出渾水;計算的水力坡降大于允許坡降
距堤腳100~200m,出渾水,出水口直徑、出水量較大


滲水
滲渾水或滲清水,但出逸點較高
滲較多清水,出逸點不太高,有少量沙粒流動
滲清水,出逸點不高,無沙粒流動

穿堤建設物接觸沖刷
剛體建筑物與土體結合部位出現(xiàn)滲流,出口無反濾保護



漫溢
各種情況



風浪
風浪淘刷或浪坎10~20cm



滑坡
深層滑坡或較大面積的深層滑坡;計算的安全系數(shù)小于允許值
小范圍淺層滑坡
淺層裂縫,或縫寬較細,或長度較短

崩岸
主流頂沖嚴重,堤腳附近無灘地,或灘地較窄且崩岸發(fā)展較快
堤腳附近有一定寬度的灘地,且崩岸發(fā)展速度不快


裂縫
貫穿性橫縫
縱向裂縫


跌窩
經鑒定與滲水、管涌有直接關系,或坍塌持續(xù)發(fā)展,或坍塌體積較大;或沉降值遠大于計算的允許值
背水側有滲水、管涌
背水側無滲水、管涌,或坍塌不發(fā)展,或坍塌體積小、坍塌位置較高  
重大險情如不及時采取措施,往往會在很短時間內造成嚴重后果。因此,如有重大險情發(fā)生,應迅速成立搶險專門組織(如成立搶險指揮部),分析判斷險情和出險原因,研究搶險方案,籌集人力、物料,立即全力以赴投入搶護。有的險情,雖然不會馬上造成嚴重后果,也應根據(jù)出險情況進行具體分析,預估險情發(fā)展趨勢。如果人力、物料有限且險情沒有發(fā)展惡化的征兆,可暫不處理,但應加強觀察,密切注視其動向。有的險情只需要進行簡單處理,即可消除險象的,應視情況進行適當處理。總之,一旦發(fā)現(xiàn)險情,就應將險情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
                       第三節(jié) 搶護方案的制定
正確鑒別險情,查明出險原因,因地制宜,根據(jù)當時當?shù)氐娜肆?、物力及搶險技術水平,制定科學、恰當?shù)膿屪o方案,并果斷予以實施,才能保證搶險成功。
防汛搶險時間緊,困難多,風險大。應遵循"搶早、搶小、搶了"的原則,爭取主動,把險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或發(fā)展階段。因此,在出現(xiàn)重大險情時,應根據(jù)當時條件,采取臨時應急措施,盡快盡力進行搶護,以控制險情進一步惡化,爭取搶險時間。在采取臨時措施的同時,應抓緊研究制定完善的搶護方案。
 1.險情鑒別與出險原因分析
正確的險情鑒別及原因分析,是進行搶險的基礎。只有對險情有正確的認識,選用搶險方法才有針對性。因此,首先要根據(jù)險情特征判定險情類別和嚴重程度,準確地判斷出險原因。對于具體出險原因,必須進行現(xiàn)場查勘,綜合各方面的情況,認真研究分析,做出準確的判斷。
2.預估險情發(fā)展趨勢
險情的發(fā)展往往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fā)展的過程。在制定搶險方案前,必須對險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一個難確的預估,才能使搶險方案有實施的基礎。例如長江干堤1998年洪水期出現(xiàn)的管涌(泡泉)險情,占各類險情總和的60%以上。對出現(xiàn)在離堤腳15倍水頭差范圍以內的管涌,就應該引起特別的注意。如果險情發(fā)展速度不快,或者危害不大,如有的滲水、風浪險情等,可采取穩(wěn)妥的搶護措施;如果險情發(fā)展很快,不允許稍有延緩,則應根據(jù)現(xiàn)有條件,快速制定方案,盡快進行搶護,與此同時,還應從壞處打算,制定出第二、第三方案,以便第一、第二方案萬一搶護失敗,能有相應的措施跟上,如果條件許可,幾種方案可同時進行。 
 3.制定搶護方案
 制定搶護方案,要依據(jù)上述判定的險情類別和出險原因、險情發(fā)展速度以及險情所在堤段的地形地質特點,現(xiàn)有的與可能調集到的人力、物力以及搶險人員的技術水平等,因地制宜地選擇一種或幾種搶護措施。在具體擬定搶護方案時,要積極慎重,既要樹立信心,又要有科學的態(tài)度。
4.制定實施辦法
搶險方案擬定以后,要把它落到實處,這就需要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包括組織。如指揮人員、技術人員、技工、民工等各類人員的具體分工,工具、料物供應,照明、交通、通訊及生活的保障等。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①人力必須足夠。要考慮到搶險施工人數(shù)、運料人數(shù)、換班人數(shù)及機動人數(shù)。②料物必須充足。應根據(jù)制定的搶險方案進行計算或估算,要比實際需要數(shù)量多出一些備用量,以備急需。③要有嚴格的組織管理制度。在人、料具備的條件下,嚴密的組織管理往往是搶險成功的關鍵。④搶險必須連續(xù)作戰(zhàn),不能間斷。 
5.守護監(jiān)視
在險情經過搶護穩(wěn)定以后,應繼續(xù)守護觀察,密切注視險情的發(fā)展變化。險情的發(fā)生,其情況往往是比較復雜的,一處工程出險,說明該堤段肯定有缺陷;一處險情搶護穩(wěn)定后,還可能出現(xiàn)新的險情。因而,繼續(xù)加強巡查監(jiān)視,并及時作好搶護新險的準備是十分必要的。
發(fā)布:2007-07-28 11:19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項目管理系統(tǒng)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