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chǎn)品資料
X 關閉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清末民初關中水利用水過程中的作弊行為研究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摘要]清末民初關中水利的衰落與水利官吏和利夫⑴們的作弊行為有很大的關系。當時他們的作弊方式主要有私開渠道盜水、利用“倒失”敲詐、偷點消香以及利用過境優(yōu)勢強迫分水等,對水利的破壞很大,嚴重影響了其功能的正常發(fā)揮。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與當時特殊的政治經(jīng)濟環(huán)境密不可分:時局動蕩、天災頻仍、規(guī)則紊亂。 [關鍵詞]清末民初;關中水利;作弊行為;清峪河      一、前言       清末民初,有著悠久歷史與輝煌燦爛成果的關中水利事業(yè)陷入低潮,與當時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要求相距甚遠。不惟沒有興修象鄭國渠、白渠那樣的大型水利工程,甚至于把原來的一些中小渠系也幾乎全部荒廢了。所以關中地區(qū)經(jīng)常遭受到自然災害的威脅,“大率十年或十數(shù)年,必有旱魃為虐。”⑵廣大農(nóng)民在思想上長期存在著“以憂歲荒”的恐怖心理。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說不惟天災,更多是人禍。     清峪河又名清河、清冶河,其上游是冶峪河,發(fā)源于耀縣之西北境,經(jīng)涇陽、三原兩縣,東走臨潼,注入渭河,全長147.4公里,集水面積1550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0.63億立方米⑶在涇陽、三原兩縣內僅次于涇河,屬第二大河。清峪河水利的開發(fā)利用很早,可一直上溯到曹魏太和元年即公元227年,至清中葉時灌溉田畝尚達888頃50余畝,占兩縣水澆地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強⑷。涇陽、三原兩縣歷來農(nóng)業(yè)發(fā)達,被譽為關中的“白菜心”,民間也一直有“涇陽水利甲關中”之說,其中清峪河水利工程功不可沒。 本時期,清峪河水利事業(yè)與關中其它水利設施一樣都陷入低潮、衰落不堪,其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是水渠的荒廢。清峪河河西之渠原本有四道,源澄、廣濟、廣惠、三泉,當時僅存其一,“廣濟、廣惠、三泉三渠徒自存名,且河見淺下,渠道高仰,廢弛湮沒……所可恃以灌溉田畝者,只源澄一老渠也。”而源澄渠當時的灌田總數(shù)是113頃20余畝,僅為引清工程灌田總數(shù)的不足六分之一。⑸無疑,以清峪河水利工程為例來分析當時關中的水利是具有典型性的。但由于包括社會動蕩在內的種種原因,這段時期的相關水利資料極少,縣志、省志雖有提及,但多籠統(tǒng)而不翔實,這就給研究該段時期的水利變遷帶來了困難,中外學者鮮有涉足。本人有幸接觸到了一部《清峪河各渠記事簿》稿本的復印件,該書是民國時期涇陽人劉屏山為避免和處理當時頻發(fā)的民間用水糾紛而編寫的一部清峪河資料匯編,書中大量收載了有關的志書、碑記、水冊等,關于當時清峪河水利狀況、管理體系、社會風習的資料極為豐富。原書為行楷手寫、線裝,至今未曾刊行。作為一部孤本水利專書,因而其價值極高,彌足珍貴。筆者不揣淺陋,從《清峪河各渠記事簿》出發(fā),兼采縣志等多種史料,探究用水過程中水利官吏及利夫們的作弊行為,力求由此小切口,管窺關中水利衰落的原因,以期拋磚引玉,對關中水利史研究有所裨益。  
發(fā)布:2007-07-28 12:38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