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chǎn)品資料
X 關閉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盾構承載的青春——中鐵十三局一公司大連地鐵202標段盾構隊速寫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采訪盾構隊“蓄謀已久”,了解到盾構隊人員不在井下就在睡覺,便提前打好招呼。筆者是一名女性,遵照隧道施工的“潛規(guī)則”,不能下井身臨其境,只能采訪晚班以及井上白天值班的隊員,稍感遺憾。但通過錄像資料,井下施工的情景一覽無余,就在轟鳴的機器聲中,盾構機不斷前行。這里,灑下他們青春的汗水;這里,記錄他們矯捷的身影;這里是他們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起點;這里留下他們的自豪,成就他們的夢想。

金色隊伍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大連地鐵202標段兩條主線共4478米采用盾構法施工,一個技術實力強勁的盾構施工隊伍應運而生,大連分公司組建了一公司第一個盾構隊,并著力打造出一個能攻善戰(zhàn)的金色隊伍。

 

公司接收多名2010年院校畢業(yè)學生,以機械和盾構施工技術專業(yè)為主,實施有計劃地培訓,學員畢業(yè)后就派往深圳二公司地鐵盾構施工現(xiàn)場學習兩個月,了解盾構施工步驟、操作流程以及維修保養(yǎng)等。又將部分學員派往盾構機制造廠駐廠,跟蹤機器制造過程,了解機器結構部件。

2013年2月4日,隨著項目副經(jīng)理劉世山一聲“開機”的指令,第一臺盾構機在隊員的盼望中開始掘進。第二臺盾構機在4月份也如期下井掘進。

項目進入緊張的盾構施工時期,項目副經(jīng)理劉世山為主要負責人,總機械師宋國輝,機電部四人,維修班三人,土建工程師兩人,井上工班負責兩人,隊長馬福劍帶領15名隊員,井上井下立時一派繁忙景象。每臺盾構機,由兩個班倒班作業(yè),一個班12個小時,早7點晚7點進行交接班,半個月輪換一下。一個班帶領15名工人施工,一個蘿卜一個坑,作業(yè)流程銜接緊密。

萬事開頭難,由于盾構機與學習取經(jīng)時的不一樣,他們只知道施工的流程,卻缺少實戰(zhàn),沒有親自動手操作,只有在摸索中逐漸積累經(jīng)驗。開始時掘進速度緩慢,一天才能完成三、四環(huán)。

盾構施工地段地址條件復雜,大部分是中風化鈣質板巖和強風化鈣質板巖,且分布不均勻,需要在施工中不斷調(diào)整掘進參數(shù),控制推力、速度和刀的轉速。地下含水量大,時常伴隨噴涌現(xiàn)象,施工時加強二次注漿,實施正水封閉環(huán)。

盾構施工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井下作業(yè)異常辛苦。盡管有通風機通風,禁不住20多個大小電機的連續(xù)散熱,盾構機向前進發(fā),井下隧道內(nèi)氣溫卻越來越高,夏季高達40多度,有幾個隊員甚至出現(xiàn)中暑癥狀。一個班下來,身上是連泥帶水加油漬,個個精疲力竭。

“寶劍鋒從磨礪出”,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磨練,盾構隊操作越來越熟練,工序循環(huán)緊湊,進發(fā)速度也加快。每天平均可以完成七八環(huán),最快能完成14環(huán)。

7月份,第三臺盾構機下井,自春柳豎井向劉家橋方向始發(fā)。

至此,形成了三個盾構施工隊,每個隊由一名隊長、兩名機長、兩名操作手組成。

8月5日,第一臺盾構機順利到達春光街站;8月22日,第二臺盾構機也到達春光街站,均行程567米。

盾構過站施工是盾構施工的難點。車站180多米長,長88米重達450噸的盾構機進行拆解后,采用托架和軌道,用千斤頂一點點頂著運行過站。反力架重30噸,拆解成三塊后,完全靠人工和導鏈拖拽到位。

9月13日,在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后,第一臺盾構機順利過站,并完成調(diào)試,開始了第二次掘進;9月20日,第二臺盾構機再次始發(fā)掘進。

機長的另類生活

韓明,盾構一隊機長,在睡夢中被叫醒,穿著胸前還帶著泥點兒的黑色短袖T恤,憨厚樸實的樣子。他是哈爾濱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盾構施工技術專業(yè)畢業(yè),是學校第一屆盾構專業(yè)學生,在全國也是第一批盾構專業(yè)的畢業(yè)生。2010年畢業(yè)時很搶手,班級30人被兩家公司“瓜分”了。現(xiàn)在有8個同學都在這個項目上。

盡管所學專業(yè)就是盾構施工,但實際操作起來,并非想象得那樣簡單。回想起初的笨拙,至今還覺得可笑。第一次拼裝管片時,拿起遙控器竟然不知道按鈕的具體功能。一下午才拼了4塊,現(xiàn)在半小時就可以拼一環(huán)(一環(huán)共6塊)。

小韓還記得第一次換刀的情形。大約掘進200米,發(fā)現(xiàn)推力加大時,扭矩變大,速度慢,刀盤振動大,一檢查,刀具磨損到一定程度應該換刀。一把刀足有200多斤重,無法采用機械,只能是靠人工和導鏈裝卸。當時和另一隊員董偉強一起換了18個滾刀,用了整整4天。他笑著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熟練了,2個小時就可以換下一把刀。”

第一臺盾構機始發(fā)時,小韓和其他隊員一樣,幾乎每一道工序作業(yè)都干過,拼管片,當過操作手,進行人工清淤,注漿,還開過電瓶車,機器維修等等,熟悉了所有的施工流程。

當上機長后,責任更大了,需要在井下實時監(jiān)管施工,設備、電系統(tǒng)、液壓系統(tǒng),處處都要慎重,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還要和井上隨時溝通協(xié)調(diào),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小韓很樸實地說:“不能說干一行愛一行,但至少也得敬業(yè)。”

房全全,和韓明同學,盾構三隊機長,他很認真地說:“我們把盾構機當成寶貝,擦得錚亮,就好像自己的車一樣,5000多萬元的機器交到我們手中,我們很是珍惜。剛開始開機時,精神高度緊張,把手放在按鈕上面不敢動,害怕一旦出問題,就準備關機。有一次韓明拼管片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董偉強趕緊心疼地喊:‘別把遙控器摔壞了啊’。”

在井下作業(yè)維修,人艙高只有1.2米,空間很狹窄,經(jīng)常在設備中間鉆來鉆去,受傷成了總是難免的事兒。盾構二隊機長錢海宇,在第一臺盾構機調(diào)試時,還沒有習慣貓腰走路,在連接橋處,頭一下撞到上方,直覺得眼前一黑,整個人就從橋上摔下去。幸好戴著安全帽,否則頭部肯定嚴重受傷。

說起現(xiàn)在,他們成了盾構施工的行家里手,感到很有成就感,也充滿了自豪。

地鐵施工工期緊任務重,他們享有的是一種另類生活。尤其是上夜班時,晝夜顛倒,晚上工作白天睡覺,和外界也基本隔絕。房全全正在談戀愛,他說,井下沒有信號,白天需要睡覺,沒有時間約會,只能在換班休息時難得一見。

維修高人

盾構隊負責施工,機電部和維修班負責機械設備的維修。施工現(xiàn)場機械設備多,3臺盾構機,7輛電瓶車,3個大龍門吊,3個攪拌站,以及其他設備,還有電纜、水管等,維修的工作量很大,而且必須及時快速。機電部和維修班不分工,協(xié)同工作。

孟小鵬,維修班班長,蘭州工業(yè)大學建筑電器畢業(yè)。說話帶著西北口音。他說,盾構機大部分原件是進口的,也很復雜。維修班帶領18名工人,倒班作業(yè),隨時待命。

機電部孫玉良,西南交大畢業(yè),學機械專業(yè),圓臉,戴著眼鏡,總是微笑著。他介紹,盾構的核心在于PLC模塊,它是機器的大腦,廠家有專利保護。檢測后,就會發(fā)出指令,提示哪個部位出現(xiàn)問題。

機電部董偉強是大家公認的“高手”,學機械專業(yè)。畢業(yè)前在沈陽地鐵實習過,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他在盾構制造廠駐廠,整天與機器打交道,對機器了如指掌。他介紹說,盾構機的液壓泵、馬達、刀具等都是德國海瑞克出品,由制造廠組裝,鋼結構部分是制造廠制造。所有的組裝完成后,都要進行調(diào)試、驗收。

聽說他悟性高,記憶力特別好,非常熟悉盾構機。采訪中,筆者故意問了一些數(shù)據(jù),他竟能如數(shù)家珍。比如,盾構機的螺栓數(shù)量:中盾和前盾有152個,刀盤有56個,每一環(huán)28個;以及刀盤上刀具的數(shù)量:滾刀20把,中心滾刀8把,邊滾刀7把,刮刀48把,邊刮刀28把??磥恚瑱C器完全裝在他腦子里。筆者試探地問:“能畫出盾構機的整體構造嗎?”他微笑地說:“差不多吧。”

第二臺盾構機3月20日下井組裝,由于機器放在工廠時間太長,清點時,董偉強發(fā)現(xiàn)刀盤螺栓少了20多個,需一個多星期廠家才能做好,便趕緊聯(lián)系廠家制作。幸虧發(fā)現(xiàn)及時,否則將耽誤掘進始發(fā)時間。

盾構機的刀具是關鍵部件,一把刀壞了,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會產(chǎn)生連鎖反應,影響整個施工。小董說,在工作中積累經(jīng)驗很重要,有時診斷故障甚至要靠耳朵“聽”。前幾天,下井時就聽出異常的聲音,感覺刀有問題,打開艙門,發(fā)現(xiàn)3把刀需要更換。

唯有堅守才能鑄就成功。他們堅守在盾構機旁,放棄了節(jié)假日,放棄了休閑娛樂,甚至冷落了親情愛情。在這收獲的季節(jié),他們收獲了實戰(zhàn)經(jīng)驗和嫻熟的技藝,更收獲了剛強的意志和成功的喜悅。

采訪后記:

盾構隊引發(fā)的思考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盾構隊是企業(yè)精心打磨,經(jīng)過熔爐里鍛造出來的又一個“金剛鉆”,有了它,就不怕攬不到“瓷器活”。然而,盾構隊能否成為一個專業(yè)名牌隊?如何打造成專業(yè)技術優(yōu)勢?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

韓明傳給我照片時,有一句留言:謝謝你能想著我們。是的,不光筆者想著,好多人都在想著他們。這個技術性極強專業(yè)特殊的施工隊伍,能否成為盾構施工這一新興領域上的璀璨之星?能否成為除了“橋梁第一”之外的又一個響亮品牌?

筆者認為,只有上下各級真正重視,這一品牌才能形成優(yōu)勢,方興未艾。一方面在相關政策上進行傾斜,提高專業(yè)人員的地位及待遇,而不能因此,使企業(yè)成了培養(yǎng)“金色人才”的搖籃。另一方面,釀造一片適合這些人才生長的文化土壤,引領培養(yǎng)盾構隊的團隊精神,提供成才的營養(yǎng),創(chuàng)造人才的發(fā)展空間。

全國多座城市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地鐵,盾構施工在未來多年內(nèi)依然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盾構隊必定會枝繁葉茂,開花結果。盾構隊未來的構想,也會如春天一般蓬勃美好,如金秋一樣充盈收獲。

發(fā)布:2007-07-16 12:16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