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學校OA管理系統(tǒng) > 相關系統(tǒng) > 培訓管理軟件
品質:我們培訓些啥
在某企業(yè),為了提高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力,老板特意組織了銷售部門、生產部門、品質部門等幾位公司重要級人物開會研究對策。銷售部門首先提出,老板,我們的產品定位是不錯,就是我們產品的品質,經(jīng)常出問題,搞得我們銷售工作難做,你看和我們同行的那家公司,品質就是做得比我們好,如我們公司的品質再不跟上,我看我們的市場份額會慢慢被那家公司吞并!生產部門緊跟著提出,我們公司的員工,沒有幾個受過系統(tǒng)的品質,要想做好品質,首先必須對他們進行品質培訓。對于這個觀點,大家一致贊同,最后確定選一家專門機構的品質人員授課。最后老板為了調動員工學習的積極性,宣布大家在培訓的這兩天,按上班工資補助。
接下來是忙著找授課老師,選課程,定案,幾位公司領導忙得不亦樂乎,當心里想到培訓后,品質上升給企業(yè)帶來的競爭力,心里樂滋滋!
品質培訓授課老師也非常賣力,采用幻燈片加投影儀,從PDCA循環(huán)開始講起,再到過程控制,ISO9001—200
、品質五大手冊、六西格瑪、新老七大手法、八D等,品質理論一套接一套,臺上培訓師講得口干舌頭軟,前排領導聽得認真,后面有些員工聽得想睡覺。
培訓完后,受訓者交頭接耳,最后匯成一句話:這個培訓講得好是好,就是對我們工廠不實用!如果培訓講師聽了,那不半條小命又氣沒了。如果這話傳到老板耳中,不知老板是否心里還會樂滋滋?
品質案例培訓
——懂是懂,就是我們做不到
一段時期以來,哈佛管理案例在中國的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案例研究的熱潮。在某些企業(yè)的品質培訓中,品質案例培訓也占據(jù)了重要的一席之位。
筆者曾經(jīng)有一位同事,熱衷于管理案例研究,特別是對海爾,可謂是情有獨鐘,講起海爾的理論和故事,那真是繪聲繪色,叫人聽了心中熱血沸騰,好像我們的公司明天就可以變成第二個海爾!公司總經(jīng)理對他也特別器重,有次公司組織品質培訓,決定由他擔任主講人。
他的培訓可真算精彩,把海爾的品質管理和控制講得活靈活現(xiàn)。當講到張瑞敏帶領著工人們砸冰箱時,更是叫絕:76臺冰箱一字排開,張瑞敏高高的舉起大鐵錘,一用力,狠狠地砸向冰箱,這驚天動地的一鐵錘,也砸在全體海爾人的心中,更砸出了海爾的優(yōu)良品質;正是這一鐵錘,才有一次女工王林潔下班回家后,忽然覺得裝最后一臺冰箱時,好像未放進說明書,因此坐臥不寧。天已很晚,公共汽車沒有了,家離工廠很遠,她實在放心不下,讓母親陪著步行了40多分鐘走回廠,查看說明書放好了,才踏實地又走回家去的感人故事。
海爾品質案例培訓,大家也聽得認真,也聽懂了,著實讓公司員工看到了品質提升的希望。可是三天過后,公司還是那個公司,海爾也仍然是中國的海爾。怪不得有很多員工在討論海爾案例時說,懂是懂,就是我們做不到!
品質心得培訓
——新是新,我們的品質要改善
于丹的《論語心得》和《莊子心得》,能迅速地在中國大地上刮起旋風,掀起一股“心得”研究熱潮。這雖不可否認媒體炒作的力量,但是書中一個個經(jīng)驗“心得”的小故事,確實能引起大家心中的共鳴。
在品質培訓中,筆者根據(jù)工廠的實際情況,結合多年來企業(yè)管理經(jīng)驗心得,做過一次別開天面的品質心得培訓,篇幅不長,但效果還不錯!希望能拋磚引玉,共同關注民族工業(yè)的品質提升,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品質心得培訓中,如關于品質的理解中有一條是:質量=100萬,因為公司在一年的質量事故中,重新驗貨費用40萬元、員工返修費用20萬元、返工清洗費用10萬元和重新檢驗費用30萬元,加起來總共是100萬元。通過一算帳,員工既明白了質量的重要性,也知道質量損失的費用在哪塊。如在檢驗存在的合理性中有一條是這樣理解:檢驗的終極目標是取消品質監(jiān)督,因檢驗工序不是在增值,而是在浪費公司的金錢,只要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檢驗工序可以慢慢減少,公司利潤也慢慢上升。如在如何做好品質一章中,分為幾個方面:做事之前先做人(人做對了,品質也好了)、標準化、5S、全員改善(增值意識、成本意識、問題意識、QCC等)、定人定崗等,通過一些淺顯易懂的道理和小故事,讓員工既能理解又能用上手。
在這次培訓中,有些同事發(fā)表感慨,這些質量培訓內容新是新,但是要求我們品質改善的要求卻不放松。
品質培訓的方法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介紹。大家不要一直盯著海爾,海爾在中國只有一個。但在企業(yè)品質管理中,也需要在品質理論的指引下,借鑒別企業(yè)成功的質量管理經(jīng)驗,在實際工作中靈活運用和創(chuàng)新,找到一條適合本公司的品質管理方法,再對員工培訓,才是適用的方法,更是品質管理人員努力的方向。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