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施工管理軟件
新校區(qū)施工組織設計81p(投標)
1 本工程所使用的測量儀器必須進行檢定,必須有檢定合格證。
2 測量人員施測前必須學習并熟悉圖紙,了解和掌握施工標高、水準點以及 相 對標高與絕對標高的關系。
3 本工程我們將采用目前比較先進的經(jīng)緯儀和水準儀進行工程監(jiān)測,確保施工誤 差符合規(guī)范要求。
4 測量人員根據(jù)甲方提供的坐標點、水準點,施測本工程的測量控制網(wǎng),經(jīng)復測 合格后,通知工程監(jiān)理驗線,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 施工測量平面控制網(wǎng)的測設
根據(jù)本工程軸線坐標和城市導線點,一次性建立統(tǒng)一的平面控制網(wǎng)。
 控制點引測
根據(jù)給定基準點在場區(qū)內(nèi)引測四個控制點,要求埋深 0.5m,用混凝土澆筑 并以鋼柱標記,并測定高程作為工程定位放線依據(jù)。
依據(jù)現(xiàn)場內(nèi)的導線控制點和該工程平面尺寸,沿距建筑物開挖線約 1 米位置 測設各軸線方向的控制基準點,要求埋深 0.5m。并澆筑混凝土穩(wěn)固。
 平面控制網(wǎng)布設原則
1.平面控制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
2.根據(jù)總平面圖及施工平面布置圖布設平面控制網(wǎng)。
3.控制點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
4.樁位用混凝土保護,需要時用鋼管進行圍護,并用紅漆做好標記。
、 標高控制
 場內(nèi)水準點的引測
建筑物高程的控制根據(jù)測繪單位提供的水準點的高程,采用符合水準測量的 方法來引測該工程施工現(xiàn)場的高程控制點,施測完畢,經(jīng)過高差平差后,即可同 軸線控制樁一樣,將點位妥善保護好,采取具體措施保證點位不被破壞。
 結構施工中標高控制方法及測設要求
在首層平面易于向上傳遞標高的位置布設基本傳遞高程點,用水準儀往返 測,測設合格后,用紅色油漆標記“▽”,并在旁邊標注建筑標高,以紅“▽” 上頂線為標高基準,同一層平面內(nèi)紅“▽”不得少于三個,間距分布均勻,并滿 足結構施工的需要,且紅“▽”需設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誤差控制在±5mm 以內(nèi) 則認為合格,在施測各層標高時,應后視其中的兩個紅“▽”上頂線以作校核。
第三節(jié) 基礎工程
軟土地基廣泛采用預制樁基礎,但用柴油錘擊入樁時噪聲較大并伴有濃煙油 污,特別在城市中心和居民區(qū)內(nèi)的施工中,有悖環(huán)保和文明要求。以液壓入樁工 藝替代錘擊,既無噪聲也對環(huán)境無任何污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文結合樁 基工程,介紹其工作機理、施工方法、注意事項及適用條件
2 液壓入樁施工工藝
2.1 壓樁機性能及配置
壓樁機配置 W 1001 履帶式起重機 1 臺,J 2 經(jīng)緯儀 2 臺,S 3 水準儀 1 臺及 鋼絲繩等。YZY360 靜壓壓樁機的技術參數(shù)為:耗電量 120 kW/h,壓樁機重 360 t, 油表壓力 0~40 MPa,最大起吊高度 23 m,垂直行程 1.5 m,壓入速度 1.5 m/min。
2.2 試樁要求及 P-S 曲線 試樁目的是檢驗根據(jù)鉆探報告的地質(zhì)構造算出的單樁承載力,并給設計提供
可靠依據(jù)。試樁方法按《建筑 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 94-94)要求。本工程共試 樁 5 根,分別選擇在不同地質(zhì)構造區(qū)域的中央范圍,摘錄其中 3、4 及 5 號試樁。 試樁荷載分級為第一級 220 kN,第二級開始逐級為 92.41 kN。試樁加壓用 83 號千斤頂配油壓表,分級為第一級 170.86 kN,第二級開始逐級為 99.34 kN。試 樁起訖時間:3 號樁歷時 43 h (樁尖入土總深度 15 m),4 號樁歷時 51 h,5 號 樁歷時 50.5 h(4 號、5 號樁尖入土總深度 18.5 m)。從 3 根試樁的 P-S 曲線可 知,單樁承載力分別為 1 760.27 kN、1 678.55 kN 及 1 770.96 kN。根據(jù)試樁 加荷超載 2 倍計算,各區(qū)單樁承載力均超過原設計值 700 kN,故設計值改為 750 kN。
2.3 工作原理與施工順序 液壓壓樁是利用缸體中油位在泵壓下變化使活塞桿伸縮,并依托壓樁機自重
抵消樁入土時的摩擦阻力,利用抱樁器固定樁位然后重力壓入,不產(chǎn)生沖擊力。 入樁的反作用力隨入樁深度的加大相應增大,依靠油泵變壓入樁。樁機能自行行 走,它利用樁機底部前后左右 4 只用軌道吊掛在機身上的船腳,每只船腳由油泵 變壓使兩根活塞桿上下伸縮并沿軌道前后移動,使樁機在兩個方向利用二對船腳
而移動(圖 2)。樁機上 2 個駕駛室的操作人員分別負責吊樁、壓樁及機身移動。
2.4 入樁線路的選定 預制樁基施工時隨著入樁段數(shù)的增多,各層地質(zhì)構造土體密度隨之增高,土
體與樁身表面間的摩擦阻力也相應增大,壓樁所需的壓入力也在增大。為使壓樁 中各樁的壓入阻力基本接近,入樁線路應選擇單向行進,不能從兩側往中間進行 (即所謂打關門樁),這樣地基土在入樁擠密過程中,土體可自由向外擴張,既可 避免地基土上溢使地表升高,又不致因土的擠壓而造成部分樁身傾斜,保證了群 樁的工作基本均勻并符合設計值。
2.5 壓樁操作注意事項 (1) 樁身不受損壞。
(2) 下壓速度控制在 1m/min 左右,使各層土體能正確反映其抗剪能力。 (3) 壓樁機的液壓入樁有一定的垂直行程高度,如 YZY360 樁機的垂直行程
為 1.5 m,即每入樁 1.5 m 即松開抱樁器。開動油泵使之上移,再抱樁固定壓入, 循環(huán)作業(yè)。在開始的第一、二個行程,要特別注意控制樁身的垂直度。
(4) 單節(jié)樁需利用鋼制送樁器(即與斷面同規(guī)格的一節(jié)鋼板焊成的樁)幫助 混凝土樁順利壓至設計標高,兩節(jié)樁則在下節(jié)樁壓至樁頂距地表面 40 cm 左右暫 停,然后將上節(jié)樁吊入就位。上節(jié)樁下端伸出的鋼筋對準下節(jié)樁頂?shù)念A留孔,人 工灌澆熔化的熱硫磺膠泥,待從預留孔至溢滿樁頂全表面時,即將上節(jié)樁輕輕插 入,使兩樁端接觸面保持有 5~10 mm 間隙,懸粘 15~20 min 后(此時硫磺膠泥 已具粘結力和強度),再繼續(xù)壓樁至設計標高。
(5) 記錄入樁行程深度及相應壓力值,以判別入樁情況正常與否及樁的承載 能力。
2.6 壓樁施工中的問題與對策
2.6.1 兩節(jié)樁接頭的水平平整度問題
規(guī)范要求樁長超過 12 m 的預制樁必須分節(jié)接長。制樁時樁頂及樁端面的水 平平整度必須嚴格保證,以保障樁身垂直度。特別是多節(jié)樁的各樁端面水平平整 度是保障全樁鉛垂入樁的關鍵,否則會在壓樁中出現(xiàn)報廢現(xiàn)象。
圖 4 中(a)端面水平平整,入樁鉛垂;(b)端面傾斜,導致上節(jié)樁沿斜面滑移; (c)端面局部接觸,導致端面壓碎報廢或樁身傳力不均。
2.6.2 斷樁判別 壓樁過程中,壓力值隨樁尖接近持力層而增大,如出現(xiàn)壓力值突變下降,即
可判定樁身斷裂。
2.6.3 地下障礙物 在地質(zhì)鉆探報告中,對于鉆孔間可能存在的障礙(如舊房及設備基礎、地下
溝道等)是無法反映的,只能在壓樁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由于該類障礙物一般不會埋置 很深,可在施工中用鋼制送樁器在可疑區(qū)域探深 2 m 試測,遇異常情況可拔出開 挖清除;如無異常,則拔出送樁器換吊混凝土樁壓入。實施中效果良好。
2.6.4 樁尖未達設計標高又無法繼續(xù)壓入時的判斷和處理 本工程在局部區(qū)域的入樁過程中,少數(shù)樁的入土深度距設計標高尚差 1~3 m
時,入樁壓力已達 2 800 kN,液壓效率降低,機身抖動,說明此時已接近樁機 能力的極限,可根據(jù)壓力值停止入樁。究其原因,可以肯定樁尖已進入持力層, 說明持力層構造有起伏。而在設計樁長時,是按一個分區(qū)中持力層最深標高確定
樁長的(不可能每根樁長變化),上述情況屬正常。
3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
就位樁機 起吊預制樁 穩(wěn)樁 打樁
接樁 送樁 中間檢查驗收 移樁機至下一個樁位
3.2 就位樁機:打樁機就位時,應對準樁時,保證垂直穩(wěn)定,在施工中不 發(fā)生傾斜、移動。
3.3 起吊預制樁:先拴好吊樁用的鋼絲繩和索具,然后應用索具捆住樁上 端吊環(huán)附近處,一般不宜超過 30cm,再起動機器起吊預制樁,使樁尖垂直對準 樁對中心,緩緩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準確;再在樁頂扣好樁帽或樁箍,即可除 去索具。
3.4 穩(wěn)樁。樁尖插入樁位后,先用較小的落距冷錘 1~2 次,樁入土一定深 度,再使樁垂直穩(wěn)定。10m 以內(nèi)短樁可目測或用線墜雙向校正;10m 以上或打接 樁必須用線墜或經(jīng)緯儀雙向校正,不得用目測。樁插入時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
0.5%。樁在打入前,應在樁的側面或樁架上設置標尺,以便在施工中觀測、記錄。
3.5 打樁:用落錘或單動錘打樁時,錘的最大落距不宜超過 1.0m;用柴油 錘打樁時,應使錘跳動正常。
3.5.1 打樁宜重錘低擊,錘重的造反應根據(jù)工程地質(zhì)條件、樁的類型結構、 密集程度及施工條件來選用。
3.5.2 打樁順序根據(jù)基礎的設計標高,先深后淺;依樁的規(guī)格宜先大后小, 先長后短。由于樁的密集程度不同,可自中間向兩個方向?qū)ΨQ進行或向四周進行; 也可由一側向單一方向進行。
3.6 接樁
3.6.1 在樁長不夠的情況下,采用焊接接樁,其預制樁表面上的預埋件應 清潔,上下節(jié)之間的間隙應用鐵片墊實焊牢;焊接時,應采取措施,減少焊縫變 形;焊縫應連續(xù)焊滿。
3.6.2 接樁時,一般在距地面 1m 左右時進行。上下節(jié)樁的中心線偏差不得 大于 10mm,節(jié)點折曲矢高不得大于 1‰樁長。
3.6.3 接樁處入土前,應對外露鐵件,再次補刷防腐漆。
3.7 送樁:設計要求送樁時,則送樁的中心線應與樁身吻合一致,才能進 行送樁。若樁頂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紙墊平。送樁留下的樁孔應立即回填密實。
3.8 檢驗驗收:每根樁打到貫入度要求,樁尖標高進入持力層,接近設計 標高時,或打至設計標高時,應進行中間驗收。在控制時,一般要求最后三次十 錘的平均貫入度,不大于規(guī)定的數(shù)值,或以樁尖打至設計標高來控制,符合設計 要求后,填好施工記錄。如發(fā)現(xiàn)樁位與要求相差較大時,應會同有前單位研究處 理。然后移樁機到新樁時。
3.9 打樁過程中,遇見下列情況應暫停,交及時與有關單位研究處理:
3.9.1 貫入度劇變;
3.9.2 樁身突然發(fā)生傾斜、位移或有嚴重回彈;
3.9.3 樁頂或樁身出現(xiàn)嚴重裂縫或破碎。
3.10 待全部樁打完后,開挖至設計標高,做最后檢查驗收。并將技術資料 提交總包。
3.11 冬期在凍土區(qū)打樁有困難時,應先將凍土挖除或解凍后進行。
4 質(zhì)量標準
4.1 保證項目:
4.1.1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的質(zhì)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并 有出廠合格證。
4.1.2 打樁的標高或貫入度、樁的接頭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 范的規(guī)定。
- 1上海市中環(huán)線浦東段新建工程某標技術標書
- 2委托人發(fā)現(xiàn)監(jiān)理人員不按監(jiān)理合同履行監(jiān)理職責時的權利
- 3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的組織實施工作
- 4水泥攪拌樁濕干法施工工藝
- 5橋梁寬幅輕型自走掛籃施工工藝25頁
- 6廣州市軌道交通四號線某段土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7淺淡真空壓漿施工工藝
- 8水電站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9監(jiān)理文件資料組卷歸檔:案卷要求
- 10某高層住宅工程施工方案270P
- 11強夯作業(yè)安全措施
- 12監(jiān)理工程師建設工程質(zhì)量控制復習要點:標準偏差
- 13山東定額中機械回填與碾壓
- 14[廣東]高層住宅樓工程項目管理圖文匯報(名企編制 多圖)
- 15監(jiān)理文件資料編制要求
- 16獻縣鍍鋅管商家
- 17水泥混凝土路面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初探
- 18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設計報告 107P
- 19xx市第三水廠新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2P
- 20洗石機是非常重要的機械設備了
- 21葉信高速某合同段路面底基層施工工藝
- 22國際廣場水電監(jiān)理實施細則
- 23某橋0#塊施工驗算
- 24大連某超高層公寓墻施工縫封堵示意圖
- 25市調(diào)研組到北辰檢查指導工作 推進民生工程建設
- 26超深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總結
- 27監(jiān)理工程師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復習要點:擔保方式
- 28項目管理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運用
- 292015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建設工程施工管理》模擬試題(24)
- 30框架柱混凝土強度與基礎樁混凝土強度不同時于鏊的問題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