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項目管理掙值分析應用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掙值分析是測量工作績效的常用方法。本文介紹了掙值分析原理,掙值的概念,掙值分析的應用。盡管只介紹了掙值分析的一種常用類型,對掙值的解釋以及對掙值分析應用的分析,在理論上也可能不一定很嚴密,但對幫助
大家掌握這項技術的應用,會有很好的啟發(fā)作用。

掙值分析原理

掙值分析是在對范圍、進度和成本進行綜合測量的基礎上評價項目績效的一種方法。它涉及每項工作的3個關鍵值:

計劃值(PV)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在工作上將要花費的獲得批準的成本估算部分
實際成本(AC)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工作所花費的實際成本(直接和間接成本的總額)
掙值(EV)實際完成工作的價值

這3個值的綜合使用可以提供評價工作績效好壞的尺度。最常用的尺度是:
成本偏差(CV)=EV-AC
進度偏差(SV)=EV-PV

CV和SV這兩個值,可以轉化為效率指示器,反映任何工作項的成本與進度
計劃績效。

成本績效指數(shù)(CPI)=EV/AC
進度績效指數(shù)(SPI)=EV/PV

CPI被廣泛用于預測完工時的項目成本。SPI有時與CPI一起被用于預測項
目完工估算。

完工估算(完成全部工作所需的成本)的計算公式如下:

EAC=總預算/CPI or EAC=AC-(總預算-EV)/CPI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介紹掙值分析的原理

【例子】:某項目中的某可交付成果,成本總預算是13萬元,要求10周內完成。該可交付成果包括3個工作包,成本預算分別是:工作包1:2萬元;工作包2:10萬元;工作包3:1萬元。參見圖一



1、建立成本基準計劃(即確定計劃值PV)

成本基準計劃是一種按時間分段的預算。按時段把估算的成本累加起來,即可求得成本的基準計劃(計劃值PV)。

【例子】 中
工作包1的任務發(fā)生在第1、2周
工作包2的任務發(fā)生在第3-9周
工作包3的任務發(fā)生在第10周
首先要安排各工作包在任務發(fā)生時間段的成本,然后計算出每周的成本預算
合計和截止到某周前的累計預算值(計劃值PV)。見表一

計劃值(PV)的計算情況如下:

第1周結束前的計劃值就是合計值1萬。第2周結束前的計劃值是第一周結束前的計劃值加上第2周的預算合計值。同樣,第3周結束前的計劃值是第2周結束前的計劃值加上第3周的預算合計值。依次類推,可得出第8周結束前的計劃值是11萬,第10周結束前計劃值是13萬



2、記錄和計算實際成本

在每周結束前記錄每個工作包發(fā)生的實際成本,再計算這一周發(fā)生的實際成本的合計值,進而計算出截止到本周前發(fā)生的實際成本(AC)。見表二
實際成本(AC)計算情況如下:
第1周結束前發(fā)生的實際成本就是合計值(0.5萬)。第2周結束前發(fā)生的實際成本等于第1周結束前發(fā)生的實際成本加上第2周發(fā)生的成本合計。同樣,第3周結束前發(fā)生的實際成本是第2周結束前發(fā)生的實際成本加上第3周發(fā)生的成本合計。依次類推,計算出第8周結束前發(fā)生的實際成本是11.5萬



3、記錄和計算掙值

在每一周結束前先估算出各工作包工作量完成的百分比,再把這些百分數(shù)乘以對應工作包的預算(BAC)轉換成貨幣值。把這些貨幣值相加即可得出截止到這一周結束前的掙值。見表三



4、績效分析

在工作執(zhí)行前制定了成本基準計劃(PV),執(zhí)行過程中記錄和計算了實際成本(AC)和掙值(EV)。在每個績效報告期到達時刻,就可進行績效分析了。本案例中,我們在第8周結束時刻來做績效分析。
根據(jù)公式:成本偏差(CV)=掙值(EV)-實際成本(AC);
進度偏差(SV)=掙值(EV)-計劃值(PV)
算得第8周結束時刻的成本、進度偏差為:
CV=10.5-11.5=-1

發(fā)布:2007-04-01 15:26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施工管理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